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围绕“拓展增量、盘活存量”破解停车难题

2016-12-21 21:2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478|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围绕“拓展增量、盘活存量”破解停车难题金山停车库先进的智能停车设施区市政园林局临时停车场林里3000临时停车场效果图渝北区在城区繁华路段设置了多处错时停车点双龙大道上的智慧停车设施智能机械停车场缓解 ...

渝北区围绕“拓展增量、盘活存量”破解停车难题

金山停车库先进的智能停车设施
金山停车库先进的智能停车设施
渝北区市政园林局临时停车场
区市政园林局临时停车场
林里3000临时停车场效果图
林里3000临时停车场效果图
渝北区在城区繁华路段设置了多处错时停车点
渝北区在城区繁华路段设置了多处错时停车点
双龙大道上的智慧停车设施
双龙大道上的智慧停车设施
智能机械停车场缓解了城区停车难
智能机械停车场缓解了城区停车难

  核心提示>>>

  城区面积在扩大,人口在聚集,车辆在增加,停车难题日益凸显。2016年初,在区“两会”上,《关于有效缓解渝北城区停车难问题》被列为大会议案进行办理。2016年即将过去,人大代表和广大市民关注的这一议案,目前办理得怎么样了?

  到2017年底,每个场镇基本建成1至2个公共停车场,全面完成100个车库数据信息接入,形成实用性较强的停车智能管理系统。记者近日从区市政园林局、区停车办等部门单位获悉,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一民心工程正由30多个部门合力推进,围绕“拓展增量、盘活存量”的各项举措正在改变城区停车难的现状。

  “目前我区的机动车保有量达25万辆,据估算,平均每天以100辆的速度递增。全区的停车位缺口达1万多个。”日前,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了城区停车难问题议案办理情况,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办理情况时说,“实际上,由于两江新区核心区和多个市级平台及机关单位在我区,车位的需求还远远不止25万个。”

  机动车25万辆,其中小轿车多达20余万辆。同时,汽车的增加是一个动态的增量,而停车位的增加是相对缓慢的。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我区开出的“药方”是“拓展增量、盘活存量”,以此解决老城区停车场所不足的症结。

  拓展增量:规划建停车楼场46个、车位1.18万个

  作为老城区,两路区域是我区停车难问题最集中的地方。目前,我区正实施两路农贸市场、碧津公园智能立体停车楼等项目建设,改建一批机械停车库,以实现停车位总量基本满足市民的需求。

  目前,我区完成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渝北部分,即《渝北城区停车专项规划》的编制,新增公共停车场建设控规地块8个,全区总控规地块达到46个,规划占地面积16.2万平方米,规划车位1.18万个。

  此前,相关部门通过摸排150余个城区空置地块,筛选出35个适合地块,引入社会资金实施简易机械停车设备建设,20个地块实施临时停车场建设。46个停车楼场启动实施后,可新增公共停车位4765个。截至目前,已建成15个,在建且年内可完成的16个,在建且年内启动的15个。

  我区还充分利用散布城区的闲置地块,筹集约2288万元,启动了20个临时停车场建设,既能缓解核心区域停车问题,又能规范闲置地的管理,消除了乱种菜、乱倾倒等遗留问题,实现了小投入、大效益、多效应。

  2016年,我区配建车位备案登记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备案登记42个停车场库,新增配建停车位1.8万个。同时,相关部门引导御景天成、长安华都小区2个车库完成了机械停车场改建,全区停车位总量达到20.36万个。

  盘活存量:

  开发智能停车平台,整改被挪用车库,设置错时停车点

  有的车主调侃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明明附近有地方可以停车,但我就是不知道。我区引入的智能停车项目,就是要充分利用每一个车位,让车主点一下手机,就可通过智能停车平台轻松找到最近的车位。

  我区引入深圳力合公司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投入2160万元的路边智能停车项目,开发了停车资源智能管理平台,安装了3069个路内收费停车位地磁感应设备,整合了41个社会车库约1.1万个车位信息,完成了路边智能停车项目,初步搭建了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对1.4万余个车位实现高效诱导管理服务。

  部分车库被挪用、非法改建也是造成停车难的原因之一。2016年,我区整改挪用车库约5000平方米,近两年已累计整改了保利香槟F组团、香提花径、金鹏两江时光等25个小区车库,恢复约6.3万平方米、约3000个车库车位停车功能。

  错时停车极大地调剂、提高了车位的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动员区农委、区交委、宝圣湖街道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部分社会单位开放设置了25个错时停车点。目前,全区错时停车点已达54个,可供周转的错时停车位达到10902个,重点区域时段性停车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结合老旧城区改造和人行道提档升级,相关部门在两路城区龙升街、龙旺街(一二三支路)片区以及新牌坊等区域科学改划了路内停车位约1800个,在财信国际广场、龙湖东路打造了2个路内停车示范点。在松石北路试点设置了动态停车位50个,在长空路、金山路、红石路等路段设置摩托车停放点20个,既方便了市民停车,又提升了城市形象。

  整合资源:

  引入社会资金,利用闲置地块建停车楼场

  今年,区领导多次调研停车楼场建设地块,协调西南油气田两路废弃加气站、口腔医院旁原变电站等市级单位闲置地块供我区建设停车楼场,并作出“利用10亩以下国有闲置地建设临时停车场和社区游园”的指示,有力保障了停车楼场建设地块供应。

  在两路农贸市场和碧津公园西南门智能立体停车楼建设中,区领导多次协调市级单位,逐步解决了占绿、限高、无线微波通道、建筑间距、消防等具体问题,推动了停车楼场项目的顺利进行。

  区民防办争取上级资金,结合民防工程实施了绿梦广场地下停车库建设。此外,各开发平台公司利用自有地块、结合自身项目大力支持停车场库建设;机场集团、江北供电局等驻区市级国企在停车楼场建设地块、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配合;重庆商社集团策划实施犀牛宾馆智能立体停车楼;观恒地产投资建设了龙头寺社区公园地下停车库。

  车库建设“谁投资,谁受益”。我区还提出了“政企合资、政企合作”模式,破解了意向投资商少、投标要求高、招标模式新等难题,解决了“有实力不能进、有技术不能用、有资金不能投”等具体问题。同时,我区还利用和争取市级政策支持,通过PPP、特许经营权授予、动员业主自建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我区停车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停车产业发展。今年已引进社会资金约1.65亿元,成立合资公司2家,全市首个PPP模式智能立体停车楼(两路农贸市场智能立体停车楼)在我区落地。目前,全市仅有我区有此类项目两个(两路农贸市场和碧津公园西南门智能立体停车楼)进入建设阶段。

  强化管理:

  智能引导车流,约束乱停放,提升通行效率

  区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区公安分局拟制停车秩序专项治理方案,攻坚实施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建设,支持区治安支队和区交巡警支队派驻6名民警进驻联合执法办公室进行联合执法,加强停车秩序管控。

  依托联合执法办公室,今年我区开展了跨区域、重难点联合执法20次,分批次分区域组织占道停车秩序专项治理,拖移无主车500余辆,清除占用车位设施300余个,劝改不文明停车行为约2万余起,发放温馨提示卡约3.5万余张,查处违法停车9.2万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乱停乱放、乱占乱用和有库不入等行为。

  结合“天网”工程,我区组织开发了违法停车短信告知系统,完成了72套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前端设备建设,常态运行电子警察24处,月均开展非现场执法纠违1.5万余起,短信通知违法停车人约2.5万起,初步实现了全天候高效纠违。

  我区还启动了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在兴科大道、宝桐路试点开展了核心子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红绿灯)联网运行试点,实施了紫薇路、紫园路等路段单向交通组织改造,完成了创世纪宾馆、龙溪片区、龙湖紫都城等6个区域治堵方案和金龙路、翠萍路等7个片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列入了2017年实施计划,利用车流智能引导、设置硬隔离和单循环提升通行效率、约束乱停放。

  此外,我区还新开通、调整了664、649、803、679四条公交环线,增强了石坪等城市边角区域的公交运力。同时,开展了公交服务提质专项行动,对驾驶员、乘务员进行服务技能培训,改造公交站台6个,提升道路标识标牌约30块,还结合城市管理宣传日、节能减排宣传周、道德讲堂等活动,利用LED屏、公交站台广告位等发布公益广告倡导公交出行,市民公交出行意识逐渐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区停车压力。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兰卓任天驹 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