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开展六大工程文化建设推进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3-12-2 22:0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47| 评论: 0

摘要:   渝北区组织相关部门发放文化娱乐设备到基层   在农家书屋里读书看报已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   核心提示:近年来,渝北区以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着力点,围绕“文化兴区”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城镇文 ...

  渝北区组织相关部门发放文化娱乐设备到基层
  在农家书屋里读书看报已成为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

  核心提示:近年来,渝北区以加强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着力点,围绕“文化兴区”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城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该区通过实施镇(街)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农村惠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全区已初步形成较为齐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既可彰显一座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渝北区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享强表示,只有不断地深入推进渝北城市文化建设,才能使渝北的发展更强大。

  11个综合文化站、218个农家书屋

  镇、村、户三级“全覆盖”

  去书屋读书看报,已经成为悦来街道清南村村民陈怀碧每天必做的事情,“不只是读书看报,我还在这里学会了怎么使用电脑,最近我还准备购置一台电脑在家里用。”陈怀碧笑着说,自从2009年村里的书屋建好之后,她就迷上了这里,并从中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如今,读书看报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了。”

  据了解,仅2009年渝北区悦来街道就先后建成了清南村、阳光村、合力村、柑子园村、新春村5个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万余册,电脑、书柜、桌椅等硬件设施配备齐全。

  “悦来街道的农家书屋只是渝北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小部分。”李享强向记者介绍,随着渝北区文化建设的大力开展,以区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为枢纽,以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城乡文化阵地设施网络正在不断完善。

  目前渝北区11个镇新建了综合文化站,218个村建成农家书屋,500户农户发展成文化中心户,实现了镇、村、户三级“全覆盖”;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室的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并将于2012年全部建成,且该区还在全市率先为街道社区配置钢琴、音响、照相机等群众文化活动设备。

  安装直播卫星、完成调频广播共缆传输、

  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

  由于有线网络信号无法到达山区深丘,在2009年以前,龙兴镇排花洞村的村民们对看电视、听广播总有怨言,断断续续的信号,混沌模糊的画面让村民心烦意乱。

  在实现了自然村电视“村村通”工程任务建设的基础上,如何让偏远山区的村民也能正常地看电视听广播成为渝北区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为此,渝北区于2009年开始启动了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三年来共安装直播卫星并接收设备10174套,新增农村用户10805户,基本实现“户户通”;其中在2009年,排花洞村安装了245套直播卫星,能收看到46套电视节目。

  据了解,在2008年,渝北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电视村村通的同时,又率先恢复了停播多年的农村有线广播。尔后,又于2010年对全区11个镇农村调频广播共缆传输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查漏补缺。已建立了“三级可控、两级插播、上级优先、应急优先”的可寻址编码广播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的建成为农村居民生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是如何健全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的长效机制,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李享强表示,为健全完善“响通”的长效机制,渝北区建立并培养起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动作敏捷的维护队伍,以保证村民听好、看好广播电视,并定期组织对“村村通”工程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杜绝“反盲”现象发生。

  9808场电影、411万人次观众

  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UME、保利、横店、万达……中高端的电影院在主城随处可见,看电影也成了都市人的一大爱好,然而在地域偏僻的乡镇,电影消费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为了能使乡镇居民都能看上电影,渝北区于2006年11月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开展了数字电影放映试点,为全区11个镇配备了数字电影放映机,截至2009年,全区共放映农村电影9808场,观众411万人次,其中村级放映6860场、农村中小学放映3448场,实现了农村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和农村中小学100%覆盖的放映目标。

  “随着农村电影的播放,观看免费电影已经成为农村群众大力追捧的一道文化晚餐。”渝北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邓静向记者介绍,从2008年起,该区就为6个街道18个社区和农民工聚集点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拓展电影放映面;而在各个街道社区,每月也会免费为居民播放电影,丰富居民文化休闲活动。

  丰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004年6月,渝北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2008年,在悦来街道试点将文化信息资源接入有线电视共享,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建设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传播和繁荣先进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李享强介绍,目前渝北区已建成11个镇基层服务点、7个街道基层服务点、132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资源总量达到5TB;并建立了渝北新闻、专题片文艺汇演等特色资源数据库;还创新地将文化信息资源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网信息融入有线电视网络,实现覆盖率100%。

  据了解,目前渝北区共享工程辐射人群达2万多用户,去年以来,利用共享工程的丰富资源开展播放电影、戏剧、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106次,群众参与近4万余人次。

  另悉,随着渝北公共服务体系的初步形成,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已提上了日程,在实现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全覆盖的同时,渝北区还将切实加快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到2015年把有线电视网络建成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推广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