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临空聚焦:渝北空港借“机”起飞

2017-2-17 23:3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192|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临空聚焦:渝北空港借“机”起飞  重庆市渝北区地处都市功能拓展区,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承载地。去年10月,渝北区成功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标志着该区发展临空 ...

临空聚焦:渝北空港借“机”起飞

临空聚焦:渝北空港借“机”起飞

  重庆市渝北区地处都市功能拓展区,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承载地。去年10月,渝北区成功获批成为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标志着该区发展临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机遇,渝北将如何布局落子?

  五年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临空经济”,或称“空港经济”“航空经济”,都是用来表述航空运输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而引生出的新型经济形态。临空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2013年3月~2017年2月,我国共批复了6个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设立,西南地区的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便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申报成功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范围涉及渝北区空港工业园区、创新经济走廊、悦来会展城、空港保税港区、仙桃大数据谷、渝北区核心城区等,定位为内陆开放空中门户、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创新驱动核心区、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

  综观国内外形势,渝北区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度融合,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G20杭州峰会推动创新发展成为国际共识,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绘。从国内上看,“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向纵深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新(重庆)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两江新区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为渝北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自身上看,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关键指标已达到临空经济起飞的临界点,随着机场管理权回归、T3航站楼及第三条跑道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11571”目标逐步实现,对于推动临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众多市、区开发平台全面发力,一批智能终端项目签约落地,也将为发展临空经济增添动力、增强后劲。

  “因此,渝北未来5年的目标就是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10年整体建成。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渝北的经济发展就能实现一个跨越。”重庆市渝北区区委书记段成刚说,“具体来说,我们将举全区之力,抓紧完善规划、创新机制、务实推进。要突出规划引领,着眼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协调性和可行性,尽快制定完善临空经济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与各市级平台及渝北区域规划有机衔接。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市里建立联席会议等联动协作机制,争取市里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要突出重点区域建设,紧扣‘创新生态圈、智能制造基地、国际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全力推动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航空产业园等的建设进程。”

  创新生态圈体系迸发蓬勃发展活力

  在段成刚看来,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创新生态圈、智能制造基地和国际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

  “渝北位于都市功能拓展区,那么创新就是第一位的,所以首先是创新生态圈,它是渝北发展的‘第一动力’。”段成刚说。创新生态圈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创新圈层特色化、要素功能系统化、资源配置全球化、产业集群高端化”的要求,构建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创新开放生态系统,努力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具体来说,要搭建好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智能终端、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等新型孵化器;强化政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改善创新生态环境。

  拓展区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因此工业就应该瞄准高端制造业。建设智能制造基地,是支撑渝北产业升级的“战略轴心”。要按照“生产方式柔性化、制造过程智能化、管理服务智慧化”的要求,以集群为导向,加快集聚前沿科技产业,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推动“渝北制造”向“渝北智造”升级,努力成为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比如,加强前沿科技城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业,着力完善‘整机+配套’产业链条,使智能终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建设国际航空港,是提升渝北开放能级的“核心引擎”。要按照“全域空港化、空港国际化、港城一体化”的要求,依托江北机场国际枢纽,与“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无缝对接,构建铁空快捷联运体系,推动与新加坡等重点区域互联互通,促进自由贸易便利化,打造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努力成为临空国际贸易中心和低碳人文国际临空都市区。

  为集聚人才资源,早在2016年8月,渝北区就推出了“临空海外英才千人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围绕临空都市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引进1000名左右,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和丰富海外工作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海外人才及其团队。根据渝北区有关部门对全区百余家企业的摸底,目前,渝北重点产业海外人才需求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新一代电子技术、智能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15个行业,200多个岗位,600余人。

  瞄准全球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临空产业

  在重庆,恒大中渝广场、金港国际商圈让你能随时享受家门口的购物便利;圣名世贸城充分利用邻近机场的优势,在购物中心打造“现场值机”“机场直达”等便捷登机体验;依托国博中心,渝北将引进、培育一批会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航空会展及关联产业,形成会展全产业链;位于嘉州商圈的重庆新光天地计划于今年“五一”开业,集结生活、艺术、购物和美食等业态于一体……

  着眼“买全球、卖全球”,渝北区正在集聚发展以临空经济为引领、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辐射西部、服务全国、连接全球的国际贸易高地。

  根据重庆市政府公布的信息,渝北区将依托区位优势建设临空国际贸易中心。一是大力发展创新金融、专业服务、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二是打造国际航空港,大力发展临空物流、转口贸易、口岸结算、免税购物等新兴业态,力争5年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三是以仙桃国际数据谷为载体,集聚知名大数据云计算龙头企业,打造国际大数据贸易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形成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四是支持国博中心举办大型展会,吸引文化、演艺、会展企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航空会展及关联产业,会展直接收入达到25亿元。五是全面建成嘉州商圈,扩建提升两路空港商圈,引进知名研发、会计、法律、咨询、评级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打造一批专业服务产业基地和特色楼宇。

  在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上,渝北区将依托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和空港工业园等产业平台,着力打造智能终端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引进航空制造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打造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在临空国际贸易中心上,着眼“买全球、卖全球”,在中央公园附近,打造辐射西部、服务全国、连接全球的国际贸易高地;依托国博中心,发展航空会展及关联产业;围绕仙桃数据谷,打造国际大数据贸易中心与金融结算中心等。此外,依托机场、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促进保税商品跨境自由贸易等;在临空现代农业上,形成“一区三带十基地”产业布局,发展一批特色高效品种,深度挖掘整合自然生态资源潜力,发展观光、休闲、养生等生态旅游。据《中国民航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