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外贸出口“给力”“重庆造”每天挣回1.24亿美元

2014-2-28 11:2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538| 评论: 0

摘要: 北部新区力帆汽车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紧张生产。 记者 罗斌 摄 位于大足区邮亭镇的博腾塑胶(重庆)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在加工笔记本电脑配件。特约摄影 罗国家 本报记者 王海达 陈钧 投资减缓,出口萎缩 ...

北部新区力帆汽车生产车间,员工正在紧张生产。

记者 罗斌 摄

位于大足区邮亭镇的博腾塑胶(重庆)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在加工笔记本电脑配件。特约摄影 罗国家

本报记者 王海达 陈钧

投资减缓,出口萎缩,消费不振……

刚刚过去的2013年,尽管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但复苏步伐却依旧缓慢,底特律等制造业名城甚至还深陷破产危机。

这一年,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通过继续大力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不断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元素、新活力,收获颇丰。

1

外贸出口“给力”

去年1-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站上600亿美元台阶

国际市场复苏乏力,我们还能过得舒坦吗?”

这是2013年刚开始时,很多渝企高管心里最担心的事。结果到了年底一轧账,他们发现,今年的业绩比预期好了很多,企业实现了稳定增长。

汽车业一直是重庆工业的经济支柱。上个月,不少本地车企公布了去年前11个月的运行报表。数据显示,长安出口增幅达到140%,力帆的出口量、出口额也分别上涨了10%、30%。

“今年海外市场之所以有不小突破,主要是产品、人才和渠道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长安汽车国际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袁明学表示,在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设立的海外研发机构,使长安研发实力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经过多年储备培养,长安海外市场销售团队和渠道也已经初具规模,使长安2013年海外战略得以顺利推进。虽然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袁明学预测,去年全年长安汽车出口量将达到2万辆。

如果说长安汽车出口是厚积薄发,那么早已开始闯荡世界市场的力帆汽车,去年则是稳中求进。

“今年1-11月,力帆汽车出口了5.8万辆,数量上同比增长10%左右,出口金额增长了30%。”力帆实业副总裁、海外事业部部长牟刚透露,在俄罗斯、巴西等新兴汽车市场,力帆去年都有不小突破——在俄罗斯市场销量增幅接近三成,力帆SUV车型开始出口并在不少国家取得相当不错的销售成绩。

在本地汽车业通过创新升级大步走向海外市场的同时,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重庆IT电子产业,也在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截至去年上半年,重庆笔电产能已达2455万台,平均每分钟有94台笔电下线,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笔电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市外经贸委主任徐强表示,笔电产业对于重庆的意义,并不只是出口量、出口额和引进世界级企业数量的增长,“我们更看重笔电基地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的配套产业集群。在实现了零部件运输量、零部件产量和零部件附加值本地化率80%后,‘微笑曲线’全流程自然就会留在重庆。”

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共同发力,让重庆外贸在全球市场持续低迷的2013年,依然表现出色。截至去年11月,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首次站上600亿美元新台阶,其中出口达到了415.8亿美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价值1.24亿美元的“重庆造”出口到全球各地。

2

投资环境仍向好

一年新增200多家外资企业

深化内陆开放,打造“投资洼地”。日益凸显的综合成本优势和不断向好的投资环境,在去年为重庆引来了2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5家世界500强企业。

韩国SK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这家跨国企业高层多次造访重庆,在渝重大投资项目一项紧接着一项:在两江新区建设锂电池工厂、半导体芯片封装工厂;在长寿实施BDO(1,4-丁二醇)项目……

不少跨国公司近年纷纷捂紧钱袋、放缓投资步伐,为何SK集团会接二连三地在重庆投放这么些大项目?

“重庆是中国规划的电子产业布局重点地区,交通物流便捷,配套体系完善,人才资源充足,潜力巨大。”这是韩国SK海力士株式会社社长朴星昱的回答,也是一众跨国企业看上重庆的重要原因。

重庆正在全面推进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物业、低融通的“五低成本”投资环境。即便是在去年上半年国内多种要素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重庆仍然千方百计确保这种投资环境的持续稳定,尽一切努力让重庆成为“投资洼地”。

“重庆投资环境持续向好,未来招商引资仍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表示,2013年,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继续发挥重要开放平台作用,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大力推动向西开放以及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构建,重庆在这两大战略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吸引力正逐步增强。

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去年重庆还策划了一系列经贸活动,主动请来更多客商——4月,重庆市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香港,并就城市及园区规划、医疗养老、公务员培训、金融、研发、教育、物流、旅游管理等,签署合作项目35个,金额129.63亿美元;5月,第十六届“渝洽会”吸引了包括12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627多家跨国公司参加,一大批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署……

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我市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82.76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新批准外资企业215家。韩国SK、伊藤洋华堂、台湾新光三越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长安福特发动机工厂、韩泰轮胎工厂、佳程亚太绿色智能总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奠基或竣工投产。

3

物流体系更完善

水陆空立体通道“接轨”世界

去年11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菜鸟网络科技公司与两江新区签订投资协议,将投入巨资,在两江新区建设基于大数据、网络金融、信息服务、云计算的新型物流仓储基地。

“重庆是一座内陆城市,要想发展国际贸易,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发达的物流体系,因此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不可或缺。”两江新区服务业部副部长罗杰说。

作为重庆开放的重要平台,两江新区自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了本地多年构建的“水陆空”立体物流体系的强力支撑。在2013年,这一立体物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去年12月5日,重庆果园港正式开港,这一枢纽港不仅将辐射西南和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宗货物也可通过该港进入“渝新欧”铁路运输体系。

“现在,寸滩港6、7号泊位已经基本建成,每年实际吞吐能力达到了140万标箱。果园港要比寸滩港晚几年建设,等2015年全面建成后,果园港每年的实际吞吐能力将达到200万标箱,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水路、铁路、公路联运港口。”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黄曲说。

去年4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及东航站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江北机场扩建工程自此全面启动,主要内容为新建一条长3800米的第三跑道及相应滑行道系统、新建T3A航站楼45万平方米、新建站坪机位94个、新建货运站7万平方米及配套等。

3800米长的跑道意味着什么?江北机场现在的2条短距离跑道,只能供中小型客机以及轻型货机起降,而3800米的跑道则属于长距离跑道,可供大型飞机如空客A380这样的“巨无霸”起降。

陆路方面,去年重庆花大力气推进“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使固定班列发班密度增加到了每周3班,产品送达欧洲市场的周期明显缩短,基本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除了硬件水准提升,“重庆造”通关“高速路”,也在地方政府和海关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延伸。上月底,重庆海关和深圳海关正式启动“渝深快线、区域联动”通关模式,今后西永综保区内企业的出口货物,将可通过在途监管车辆运输至深圳直接换装集装箱,由深圳海关验放出境。曾参与试运行的惠普(重庆)有限公司出口项目总经理曹诚称,这一通关新模式可让企业降低35%左右的物流成本、提升出口产品运输时效1/4以上。重庆海关则表示,在运转成熟的基础上,这一模式今后有望扩大到西永综保区外,惠及更多重庆企业。

重庆机场海关旅检员肖万兵:

国际航班多了,累并充实着

“由曼谷飞往重庆的FD2552次航班已经落地,海关旅检岗位各就各位,做好通关准备。”2014年元旦,早上9点30分,重庆江北机场海关旅检员肖万兵刚放行完前一个航班的旅客,又听到了下一个航班的监管通知。

来不及坐下喝一口水,肖万兵和同事回到位于入境大厅出口的大型X光机前,仔细审视传送带上那些行李有无异状。“大部分是出国旅游归来的游客,如果X光机检查无可疑,我们尽量不开包检查,以免耽搁旅客时间。”他说。

肖万兵在机场旅检科已经工作了6年。其中有5年的元旦节,他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刚刚过去的2013年,肖万兵感觉比以往累了许多,因为今年重庆机场又新开通了重庆-悉尼、重庆-旧金山、重庆-清迈等8条国际航线,平均每周进出港的国际航班,一下子增加了20多班。

“刚参加工作时,机场进出港的国际航班每天只有20来班,现在已经增加到50班,工作量翻了一倍多。”肖万兵说,随着春节临近,不少航空公司又加开了包机航班,运送回家过年的旅客。因此,旅检关员不但在元旦节放不成假,连春节也要加班。

航班增加,旅客增多,行李过机也屡屡出现“高峰”。肖万兵说,守候在X光机前的海关旅检员,都是上24小时的通班。“长时间盯着X光机屏,判断行李中的物品,眼睛绝对是超负荷挑战。”肖万兵告诉记者,上一天班,他通常要“盯”2000多件行李,但他和同事们却不能有丝毫懈怠。

不久前,肖万兵和他的同事在一位入境旅客的行李箱中查到了象牙制品。“大象是濒危保护动物,象牙是我国严格管制的进境物品。”肖万兵说,和象牙之类禁限物品相比,旅客们从国外购回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商品更让关员们“头痛”。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入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购得的个人自用物品免税额是5000元人民币。但是如今市民收入水平总体提高,不少人出国旅游或出差大多会采买各种商品,一不注意就会超额。

“这时我们只能耐心给旅客讲解政策,让他们为超出部分物品补税。”肖万兵说,这种解释工作做起来很累,但他的心里却感觉很实在。

(记者陈钧采访整理)

短评

号准全球经济的“脉” 打好重庆开放的“牌”

王海达

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算起,全球金融风暴已经持续了7年有余。“多米诺骨牌”式的连环危机虽在去年有所缓解,但笼罩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头顶的阴霾并未散去,外需下降、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仍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此大背景下,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的重庆,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和方式,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突围路径,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党中央交付的一项项重大任务和使命?

根本出路是扩大开放,最大的动力源泉也是扩大开放。号准全球经济的“脉”,立足全新定位,因势利导、创新升级,“拿来”更多的国内外资源、拓展更大的国内外市场,则是重庆打好开放“牌”的现实选择。

经济不景气,跨国资本需要更安全且收益更丰厚的投资方向,国际市场需要技术更领先、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号准了全球经济“脉搏”的重庆,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目标更明确、手段更精准。

细数去年本地经济新闻中那些热词——笔记本电脑、云计算、直升机、机器人、SUV汽车、金融中心……每个热词背后,总少不了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世界市场等开放相关词汇的呼应,而“五低成本”优势、更丰富的物流选项、更高效的通关模式,尤其是让投资者更加安心、创新者更加鼓舞的政策政务环境,则成为新兴产业落户生根、传统产业创新升级的希望田野。

这种软硬件良性互动、协同并进的格局,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所必须有的基本面,同时也是重庆彰显比较优势,吸引更多资源、抢占更大市场的资本。好“牌”在手,开放的重庆,未来更有看头!

2013年重庆开放大事记

12月11日

重庆海关发布消息称,1-11月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611.2亿美元,排名全国第十、西部第一。这也是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600亿美元。

12月5日

重庆果园港正式开港,这一枢纽港不仅将辐射西南和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宗货物也可通过该港进入“渝新欧”铁路运输体系。

9月23日

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八届年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各大跨国公司的30多位顾问,围绕“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主题,为重庆城镇化建设献计献策。

7月30日

“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自驾采访车队启程出发,展开横跨六国、万余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全媒体跨国采访之旅。

5月16日

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渝洽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5700余家参展企业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627家跨国公司,其中128家为世界500强企业。

4月23日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并印发“关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及东航站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

3月28日

第十三届中国金属冶金展在位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这也是这个目前西部最大的专业展览馆的首展。

3月27日

太平洋电信(重庆)数据中心在两江新区水土云计算产业园开业运营。该中心是首个在两江新区签约落户并竣工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

1月22日

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竣工、重庆通用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挂牌、“重庆造”恩斯特龙直升机首飞仪式在两江新区举行。重庆通用航空产业“三喜临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