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记“重庆最美家庭”提名奖获得者朱志华一家

2014-6-9 15:05|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90| 评论: 0

摘要:   大湾镇金凤村,有个种植能手朱志华,他和妻子石全琴同心协力,凭着过硬的种桃技术,“你挑水来我浇园”,夫妻同唱“致富歌”,几年汗水几番拼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一直以来,他们全家人遇事多沟通,有 ...

  大湾镇金凤村,有个种植能手朱志华,他和妻子石全琴同心协力,凭着过硬的种桃技术,“你挑水来我浇园”,夫妻同唱“致富歌”,几年汗水几番拼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一直以来,他们全家人遇事多沟通,有困难齐心协力克服,一家人和和美美,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夫妻为“仙桃夫妻”,一家人成为当地人们称道的幸福家庭。

  5月22日,雨后初晴。朱志华家桃园里,一片雨后葱绿的景象。一大早,朱志华就和妻子在桃园里忙碌。“今年雨水多,桃树枝条疯长,我们还得请几个邻居帮着修剪枝条。”朱志华和妻子一边劳动一边商量。

  看到记者到来后,朱志华热情地招呼并和记者攀谈。攀谈中,他们一家人的幸福画面渐渐在记者脑海中清晰起来。

  沟通交流带来和美

  “我们遇到事情就商商量量地干,通过沟通交流就能化解一些意见和分歧。”朱志华道出了他们夫妻和美的秘诀,

  朱志华勤劳肯干,石全琴温柔贤惠,两人结婚后一直在观音桥做蔬菜生意,日子过得快乐又充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8月,朱志华生了一场病,只得结束蔬菜生意,回到老家调养。这时,朱志华发现村里很多人都想把闲置土地退还给社里,以减轻当时承担农税提留的负担。

  要是把这些土地集中起来种果树,说不定是个致富的好点子。朱志华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妻子,经过一番权衡和商量,得到了妻子石全琴的大力支持。

  夫妻二人说干就干,在当年8月底,朱志华在大湾镇金凤村8社承包了30余亩土地。随后,他先到成都龙泉驿参观学习,又到壁山县考察,还到了茨竹镇放牛坪“取经”。最后,朱志华于2000年12月在壁山县引进了壁玉16号梨苗2000株,走上了果树种植的道路。

  齐心克难迎来甘甜

  俗话说,好事多磨。朱志华和妻子在发展果树种植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委实不少。

  2003年,大湾镇政府号召栽油桃,朱志华当年就栽了800株,但由于油桃易生病,收成并不理想。

  随后,朱志华发现“仙桃一号”的个头大,品质好。于是,他想把以前栽种的梨树全部换成桃树,这样一来,种植梨树的前期支出血本无归。怎么办?夫妻二人经过一番合计,决心还是要克服困难抓住机遇。桃树的引种、栽植、管理都需要钱,夫妻二人商量后,就想到去银行贷款。

  贷款后,朱志华又承包了100余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仙桃一号”。同时,他用自家的田地与村民的闲置土地交换,使承包的土地集中成片。

  经过夫妻二人几年的艰辛努力,朱志华家近200亩的仙桃园初见效益。2011年,产果20万余斤,单价3元/斤,纯收入60万余元。

  帮扶乡亲共同致富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一家人幸福不算幸福,大家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种桃致富的朱志华不忘乡亲,在他和妻子的带动下,全村100余户村民都栽种了“仙桃一号”,面积达500余亩。

  桃树要栽好,管理是关键。从给果树把脉、诊病,到施药、除草、修枝等等,朱志华和妻子都耐心地为村民讲解,一点也不保留。同时,为解决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朱志华和妻子筹资2万元,组织村民修建起村级致富路3.5公里,搭起了果品销售的桥梁。

  如今,金凤村的“仙桃一号”面积已达1000余亩,成为了全区优质仙桃母本园基地,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喝水不忘挖井人。一提起朱志华夫妻俩,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说他俩是“夫妻双双种桃树,好事多磨致了富;富了不忘众乡亲,引领同唱‘致富经’”。

        本报记者 陈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