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这家人做了什么,被评为渝北“最美家庭”?

2017-8-11 00:0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51|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这家人做了什么,被评为渝北“最美家庭”?张举明相亲相爱的一家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一个仪式,也是彼此增进感情的机会。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家人能凑到一起并不容易,有这 ...

这家人做了什么,被评为渝北“最美家庭”?

张举明相亲相爱的一家
张举明相亲相爱的一家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一个仪式,也是彼此增进感情的机会。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家人能凑到一起并不容易,有这么一大家子人,每天晚上都尽量回家吃饭,与亲人交流当天的工作情况,他们就是家住龙山街道花园新村社区的张举明一家,他们刚刚被评为渝北区2017年“最美家庭”。

  张举明家一共兄妹四人,如今一大家子已经是三代同堂。“我的老母亲今年上半年刚刚过世,要不然我们就是四代同堂。”张举明感慨道。

  一顿饭串联的情意

  龙山街道松石支路有一家名为“圣锦家常菜”的小饭馆,小饭馆的主人就是张举明四兄妹,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渝北人,原来在新牌坊片区居住,上世纪90年代初,恰逢新牌坊地区拆迁,张举明一家农转非就来到了松石支路居住。

  据张举明介绍,在自家农转非之前,颇有经济头脑的父亲就买了一辆中巴车开始跑运输,积累了一些资本。到农转非之后,张举明一家除了买下住房外,还盘下了自家住房一楼的门面,略加改动之后就租给别人做小商品生意。“我们四兄妹成家之前都是跟父母一起住,后来姊妹们相继结婚,陆续搬了出去,但考虑到没人陪父母亲吃饭,所以即使结了婚,我们几兄妹约定,只要有时间,晚上就要回父母家吃饭。”张举明告诉记者。后来,即使四兄妹各自有了孩子,孩子又有了孩子,但这个每天晚上一起聚会吃饭的习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这二十多年,我们这个大家庭每天都会聚在一起,邻居们都说,他们家一般只有过年团年才会这么整齐,而我们家天天都是在团年。”张举明乐呵呵地说道。

  家庭餐馆齐心协力

  随着时间流逝,一家人的日子如流水般过去,后来,父亲去世剩下母亲一人,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张举明便跟她一起居住,照顾她。“我们楼下有个小门市,原来租给别人做小商品生意,后来还开过麻将馆,前年年底,我们一大家子吃饭的时候,我突然萌发了做个小餐馆的想法。”张举明告诉记者。

  张举明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但真要开小餐馆,他首先还是要征求姊妹们的意见。前年年底的一次晚餐中,张举明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当时姊妹们觉得开餐馆累,其实不是很同意,觉得开个麻将馆也不错,但后来想,如果开了小餐馆,每天客人来,都要买新鲜菜,家里人也能吃到更新鲜的菜饭,也就动了心。”张举明告诉记者。

  在征得姊妹们同意后,张举明就牵头开始了门面翻新工作,并招聘厨师。去年4月,张家兄妹合伙经营的小餐馆“圣锦家常菜”正式对外营业。这是个主营江湖菜的小餐馆,小龙虾、耗儿鱼、土黄鳝是店里的招牌。“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现在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偶尔也吃点,感觉氛围更好了。”张举明说道。

  天天相聚加深情意

  小餐馆的开业让一家人的心更齐了。据张举明介绍,因为就是一个家常菜馆,店里最多也只能摆十张桌子,所以除了厨师之外,一应的服务工作都是一家人同心协力一起做。“母亲之前身体好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她去菜市场买菜,后来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才没买菜。”张举明告诉记者。

  餐馆开业以来,大大小小事情都是四兄妹共同商议解决,很多杂碎的工作,譬如买菜、洗菜、切菜、配菜等,也是四兄妹协调进行。“去年下半年,母亲身体突然差了,我们四个人还要协调人手照顾母亲,现在想来,虽然很辛苦,但一家人常常在一起,真的比什么都重要。”张举明说道。

  今年4月,张举明的母亲因病去世,虽然家庭的大家长都不在了,但四兄妹依然延续了之前养成的习惯,每天晚上6点,在家庭餐馆里,一大家子人准时开饭。“我们兄妹都是耿直人,有啥子事情都直说,从来不藏着掖着,而每天晚上的这顿饭,既是习惯,也是仪式,我们有什么话都可以在这里交流、讨论,一家人的感情就在这饭桌上越来越深,希望我们家能一直这么和和睦睦,我们小餐馆也能更加红红火火。”说起对未来的期望,张举明这样说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