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路畅了,水通了,群众心气顺了细数白云山村的高兴事儿

2014-6-30 11:58|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788| 评论: 0

摘要: 开栏语 今年4月,区委决定,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成立320个工作组,进驻到所有村、社区,推行“三人五事”工作法。 “三人五事”,即:每个工作组由三名干部组成,重点做好推动问题解决、加强政策 ...
 

木耳镇白云村一处山坪塘,这里为下面上百户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还有周边农业灌溉用水。

本报记者 马力 摄

    今年,在区里和镇里的帮助下,老段经营的合作社通了公路,往年困扰他的“产品运输难”迎刃而解,160亩的水果早早就被企业抢订一空。

    老段种植水果的事情要从2009年说起。当年,在木耳镇白云山村支书吴兴明的苦心动员下,段仁全终于放弃在沿海经营的建筑工程,返乡开办了渝北区云美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期间,由于自家种植的香梨入口香甜,口感化渣,还特别申请注册了“段二娃”美味香梨商标。不料,由于交通不便,香梨虽好,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连续两三年的亏损,让这个当初信心满满的汉子泄了气。

    见此情况,吴兴明也着急:自己把老段动员回来,却不能帮他实现致富的梦想。面对发愁的老段,吴兴明心里一直很难受。

    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渝北启动,区里特别成立了“三人小组”,成员由区级部门选派干部和镇里的干部组成,小组成员时常下村调研,问村民有没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借此机会,吴兴明大着胆子把村里“交通难”的问题说了出来,没想到,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搭上这趟解决交通问题的“顺风车”的,还有9社的种桃大户颜永会。

    “没通道路的时候,卖桃子靠人力,背到城里只能卖一两块钱一斤。”如今,颜永会的家门口不仅通了路,而且到桃林的生产便道也全部打通了,“摘桃子也不怕雨天路滑了!”

    站在山上往远处眺望,记者看到,在桃子基地,一米宽的生产便道已经形成了网络,直接延伸到了桃树下。更远处,小型货车停放在道路旁,村民们正在忙着把果筐往车上抬。

    “现在村里的桃子卖得贵哟!”拿起刚采摘的桃子,颜永会告诉记者,“即使是水果贩来收购,也至少要五六块一斤,卖到市场上就远不止这个价了!”说起今年的收成,颜永会的眼神和语气中无不透露着喜悦和骄傲。

    交通的问题解决了,随着夏季的到来,农村地区“饮水难”的问题又萦绕在吴兴明的心头。

    由于白云山村位置远,自来水网未覆盖,村民“靠天吃水”,只能从机井和堰塘打水喝。堰塘水质不佳,卫生标准很难达到要求,而遇上干旱季节,甚至有些村民连堰塘水都喝不上。而令他记忆犹新的是,每年七八月份,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按照送水时间,担着水桶,提前站在公路边等待消防车到来。前年夏季干旱较为严重,消防车每天要跑七八趟,连续送了一个多月的水。

    “即使有消防车送水,担水走回家还有好长一段路。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剩下老人和小孩,一次只能担半桶水,更不要说生产用水了。”

    而今年,经过“三人小组”的协调,在区级部门和镇里的共同努力下,白云山村村民投工投劳,完成了53口山坪塘整治任务,其中人饮13口、生产使用40口。

    在村民张兴平家的厨房,记者看到,一拧开水龙头,汩汩清水便流淌下来,“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啦!”

    吴兴明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爽朗地笑道:“哈哈,今年再不用送水来了!”

    本报记者  杜娟

    开栏语

    今年4月,区委决定,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成立320个工作组,进驻到所有村、社区,推行“三人五事”工作法。

    “三人五事”,即:每个工作组由三名干部组成,重点做好推动问题解决、加强政策宣传、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网格化管理等五件事。

    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三人小组”按照“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结果倒逼”的要求,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办成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本报特开辟“千名干部下基层,三人五事见成效”专栏,报道其中的点滴小事和闪光点,敬请关注。

    这个夏天,老段紧缩多年的眉头终于可以舒展开来了。

现在,木耳镇白云村段仁全的苗木种植合作社种植的蔬果很抢手,路修通了蔬果成熟时很多人排队来买。

 

木耳镇白云村颜永会说村里的生产便道修好了,收获的桃子很容易运出来卖出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