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对农转城人员开展多种培训

2014-8-12 15:16|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25| 评论: 0

摘要: 水土高新园成立以来,累计征地7.5万亩,动迁农户2.7万户,涉及人口4.23万人。对农转城人员,园区按照 “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的原则,创新开展多种培训工作,逐步帮助农转城人员实现了“安居乐业”梦想。 开展市 ...

    水土高新园成立以来,累计征地7.5万亩,动迁农户2.7万户,涉及人口4.23万人。对农转城人员,园区按照 “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的原则,创新开展多种培训工作,逐步帮助农转城人员实现了“安居乐业”梦想。

开展市民素质培养   帮助“纯农民”向“合格市民”转换


    尽管庞大的征地拆迁农民,转换了户籍身份,住进了安置房小区,但并不意味着意识和行为马上融入了城镇生活,成为合格的市民。他们过惯了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习惯于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习性根深蒂固,由地道的农民摇身一变为市民,让他们一时有些水土不服。
    为让农转城人员尽快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尽快完成从“纯农民”向“合格市民”的角色转换,水土园区针对性开展了征地群众市民素质培养,涉及交际谈吐、穿衣打扮、文明礼仪、交通消防、生活须知等方面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园区成立至今,“两镇一园”免费对约1万名征地农转城人员进行了约50余次素质培养。直观生动的素养培养,让农转城人员受益匪浅。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实现“锄把子”向“技术能手”转变


    对大多数以前拿惯锄头的农转城人员而言,入“城”后的最大苦恼是无求生的一技之长。电脑不会、技术不通、经商不懂,离开土地,简直让他们对未来生活产生了莫名的恐惧。面对他们遭遇的生存尴尬,水土公司超前谋划,同步对农转城人员开展了从传统的保安、家政、餐饮、苗木、花卉到技术含量较高的缝纫、电工、焊工、数控、机床、计算机等职业技能培训,基本满足了农转城人员的求生技能之需。2010年至今,水土公司已定向组织农转城人员技能培训20余次,近3000人参加了培训,向台兴交通、迈崴机械、超硅、莱宝高科等企业累计推荐就业近2000人。农民就业有着落、企业用工有保障、社会稳定有基础,三赢效果初显。

加快创业团队培育   助推“打工仔”向“小老板”奋进


    靠帮人打工只能脱贫和养家糊口,但对少数志向远大、有一定经济头脑和致富意愿的农转城人员而言,自主创业更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动力。为此,水土公司出台优惠政策,完善商业业态规划,鼓励农转城人员在和欣家园安置房小区租赁门面开展经营活动。建材、超市、餐饮、茶楼等商业体陆续开张营业。目前,水土公司成功出租的60余个商业门面中,农转城人员当业主的占了约30%的比例。第一批农民“小老板”“小股东”即将诞生。
    据悉,两江新区为吸引更多的草根创业者和中小投资者到新区创业,正以水土两江云计算服务中心和两江新区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为平台,面向社会招商引智。届时,不乏有一定资金和一技之长的农转城人员入园打拼,逐步实现从“打工仔”成长为“小老板”的创业梦想。(刘德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