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两江新区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成服务业第二支柱

2014-11-23 21:12|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11| 评论: 0

摘要: 记者近日从两江新区获悉,作为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商业保理的试点地区,两江新区商业保理试点进展顺利。商业保理试点改革一年多来,两江新区已正式成立20家商业保理公司,有效解决了上百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与此同 ...

    记者近日从两江新区获悉,作为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商业保理的试点地区,两江新区商业保理试点进展顺利。商业保理试点改革一年多来,两江新区已正式成立20家商业保理公司,有效解决了上百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与此同时,两江新区通过试点资本金意愿结汇、成立产业扶持基金、完善融资租赁方式等手段,对引进外资、带动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两江新区金融改革正呈现出新气象。
    今年前三季度,两江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1.87亿元,占GDP比重8.5%,成为服务业第二大支柱。
   用债款做抵押 商业保理公司增至20家
   说到融资难,每个企业都深有体会,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通常的渠道有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而记者在两江新区采访时发现,在这里正在兴起一种全新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商业保理。
   “简而言之,商业保理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抵押款,用债款做抵押。”两江新区金融发展部副部长胡旭告诉记者,商业保理与传统融资渠道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商业保理主要是基于企业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而不是抵押物,这样一来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润滑剂,而且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会更大。
    据悉,2013年8月,商务部正式批准全国首批8个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两江新区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试点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和加大扶持力度,目前,新区内的商业保理企业已经已有20家,上百家中小微企业收益。
    目前,两江新区正紧抓商业保理这一巨大潜力市场,吸引实力强、经验足的投资方设立商业保理公司,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支持设立行业协会,协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切实为商业保理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打造辐射西部、全国前列的商业保理聚集地和示范区。
    多项举措助推企业 以金融带动产业发展
    商业保理试点改革仅是两江新区以金融为杠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一个侧面,资本金意愿结汇的试点工作也是其中之一。胡旭说,从今年8月4日起,在两江新区内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要,自主选择外汇资本金的结汇时点和金额。据悉,这一改革也将外汇资本金结汇的自主权赋予企业,企业可根据经营需要、汇率变动等自主选择结汇或保留外汇,便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增强资金管理的灵活性。
    同时,两江新区还在市场中成立产业基金,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其中两江金融公司出资2亿元发起设立了重庆首支LED电子产业基金,募资总规模约人民币10亿元,设立LED产业基金,借助其在融资渠道上的多元化、灵活性、可持续的优势,积极投资和扶持研发、生产、销售等整个LED产业链,有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带动新区LED产业快速发展。
    此外,两江新区不断完善融资租赁方式,实现生产销售。目前华中数控、海普洛等10余家机器人已在水土入驻生产,机器人融资租赁模式也有望在企业采用。
    据了解,各类结算特别是跨境结算等也蓬勃兴起。阿里巴巴支付宝跨境结算中心、西部黄金珠宝交易结算中心等已落户新区,跨境风投、私募基金已超过300家;全市首个互联网支付平台——易极付交易额达到90亿元。
    积极探索金融创新 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核心区
    “两江新区是重庆的开放门户,辖内落户1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也被国家赋予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定位,正着力提升金融政策环境,增强对外资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新区在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而金融业作为两江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传统金融业表现抢眼,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数量、质量和规模均领先中西部其他地区。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江新区的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增加值111.87亿元,同比增长25.7%,是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金融业占GDP比重8.5%,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成为服务业第二大支柱。
    截至2014年9月末,重庆两江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27.24亿元,比年初增加983.29亿元,同比多增8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971.48亿元,比年初增加920.49亿元,同比多增276.64亿元。存贷比达到110.2%。小额贷款公司期末贷款余额429.66亿元,增长2.3倍。
    目前,两江新区努力打造以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平台,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股权投资、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汽车金融等各类创新型金融要素集聚态势明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核心区雏形初现。(记者 张雅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