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十三五,看渝北要办哪些事?

2015-12-24 17:57|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72|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十三五,看渝北要办哪些事?   努力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力争创建国家生态区;   ……   12月16日(上周三),渝北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 ...

十三五,看渝北要办哪些事?

  努力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力争创建国家生态区;

  ……

  12月16日(上周三),渝北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正式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关于制定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区委书记沐华平在会上作了讲话和说明。

  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渝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临空都市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走在全市改革发展前列。

  在上述总体目标下,渝北区委、区政府深入分析自身的产业基础、功能布局,提出了加快建设内陆地区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3+1”功能性定位要求,并细化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目标。

  抓经济

  竞争力要明显增强

  《建议》提出,“十三五”期间,渝北区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临空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加快建设内陆地区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渝北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专门对加快建设内陆地区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3+1”功能性定位要求作了重点说明。

  会议指出:当今现代制造的一个重大趋势便是智能化,国际“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都将智能制造列为优先发展重点。今年,国家已经启动实施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渝北又是重庆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将力争成为内陆地区的智能制造基地。

  创新生态圈是本世纪初提出的概念,国际上普遍认为,创新生态圈作为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创新的总体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而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渝北区也将在建设适应创新、供应创新成果的生态圈上探索实践,为重庆打造西部创新中心作出贡献。

  同时,坐拥年国际货物量达10万吨的江北国际机场,渝北还将在扩大出口品种、增加转口贸易比重和实现国际铁空联运等三方面下工夫,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分拨中心。

  另外,渝北还将积极探索,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能够体现经济发展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提收入

  努力提升居民人均收入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渝北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15804元,2014年则提高到25140元。为此,《建议》专门提

  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争取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地级市先进水平。

  对此,渝北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居民人均收入是一个地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体现,为人民群众所高度关注。对比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据情况,渝北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位于全国地级市中上水平。未来五年预计该区将与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到2020年渝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有望达到全国地级市城市先进水平。

  要争取人均收入大幅提升,提高城乡居民的就业人口数量、控制好失业率是关键点之一。

  据了解,随着渝北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三创”效应充分释放,该区的市场主体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另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会促进就业增长。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渝北区的就业人数有望大幅上扬,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缩差距

  推动城乡地区协调发展

  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也是渝北区“十三五”期间将要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

  《建议》指出,要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临空都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十三五”期间,渝北区将加快推进农民聚居区建设、农村硬件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镇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将积极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动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加快公共交通等市政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软硬件设施,运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新技术,让农村享受与城市同等优质的公共服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引导城市资本进农村,形成城乡要素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

  重生态

  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区

  渝北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渝北是重庆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未来永续发展,是重大的历史责任。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

  “十三五”期间,渝北区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该区将坚持“五个决不能”原则,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力争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国家生态区。

  同时,将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低碳

  示范城区。要扎实开展低效土地高效利用试点,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生态廊道和公园建设,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保民生

  让城乡居民过上美好生活

  整个“十二五”期间,渝北区的民生事业全面提速发展,该区以政府工作跟上群众期盼为基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渗透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而未来五年,渝北区将继续加强民生工作的开展力度,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城乡居民过上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渝北将开展一系列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临空都市教育强区;推进健康渝北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以大众创业促进百姓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实施“1%农村低收入人口滚动帮扶计划”,用好农村低收入人群大病救助专项基金,切实提高农村困难家庭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社会综合保障能力;优化人口管理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在即将进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之际,渝北区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拟定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十三五”期间,渝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呈现出更多的精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