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救乡亲就是救亲人”——记重庆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黄晓华

2015-12-31 20:45|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207|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救乡亲就是救亲人”——记重庆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黄晓华黄晓华正在抢险。  重庆市道德模范表彰揭晓,渝北区统景镇龙安村综治干部黄晓华榜上有名。危难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这位见义勇为的道 ...

“救乡亲就是救亲人”——记重庆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黄晓华

黄晓华正在抢险
黄晓华正在抢险。

  重庆市道德模范表彰揭晓,渝北区统景镇龙安村综治干部黄晓华榜上有名。危难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这位见义勇为的道德模范用行动赢得了百姓的掌声。“救乡亲就是救亲人。”谈及当年洪灾,他如是感慨。

  2014年9月13日,渝北区遭遇25年来最大暴雨袭击,一夜之间,河水水位暴涨,房屋毁坏,农田冲毁,庄稼和农作物被泥沙淹没。截至2014年9月13日23时30分,全区受灾人23563人,紧急转移安置8939人,被淹村居13个,其中,统景镇受灾最为严重。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我区涌现出一大批抗洪救灾先进党员干部,黄晓华就是其中之一。在这场时间就是生命的“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团结和带领受灾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抗灾。由于动员预警及时,转移安置组织有序,实现了“人员零伤亡、抢险零事故”。

  组织村民转移

  “三敲”警示锣

  2014年9月13日上午10点,值班的黄晓华发现办公室漏水,原以为只是连日下雨造成的后果,但当他走出办公室,发现不远处的河面水位涨势较高,十多分钟后,他再次走出办公室,注意到河水水位较之前上涨了四五米,直觉告诉黄晓华情况不对。于是,他冲回办公室,从柜子中找出一面警示锣,只身一人冒着大雨在街上一边敲一边喊道:“涨水啦,大家快点转移!涨水啦,大家快点转移……”

  由于当天恰逢赶场天,镇上村民较以往集中,但村民们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积极。“涨水?洪水怎么可能涨到我们这里来!”“不过雨下得大了些,怎么可能涨到村上。”“还在敲锣,也太夸张了点哦……”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没有把黄晓华的警示放在心上。

  黄晓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引起注意,在第一轮以步行的方式敲锣警示后,便开始了边跑步边敲锣:“大家快点转移啊,河边的水位越来越高了,马上就要涨上来了啊!”看着越涨越高的水面,村民们开始意识到涨水的事实。

  围着龙安村跑了两圈后,黄晓华发现部分村民开始往高处转移。上午10点50分左右,黄晓华第三次敲起了手中的警示锣,这次他找来一辆摩托车,将警示锣挂在摩托车上,一边开着摩托车一边喊道,“乡亲们,大家快往高一点的地方转移,洪水来了!”暴雨,哗哗地下;狂风,呼呼地刮;洪魔,像狂放不桀的恶龙般咆哮肆虐。这一刻,警示锣的声音在雨中也显得格外响亮,它回荡在整个龙安村上空,也敲击在龙安村村民们的心上。

  千钧一发的转移

  200多条生命有惊无险

  龙安大桥修建于20年前,是村上的危桥,平时禁止大车通行,只允许小车和行人通行。河水的涨势特别快,看着逐渐变宽的河面,黄晓华最担心的是桥附近200多个村民的安危。由于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过境,村民们还围在龙安大桥两头看热闹。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黄晓华骑着摩托车到龙安大桥桥头一边劝说村民们赶紧离开危桥,一边嘱咐村上干事强制背走还未离开危桥观看河面涨水的村民,就在村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后的几分钟后,龙安大桥被冲垮。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倾盆大雨就是动员令,滚滚洪流就是冲锋号。半个小时后,黄晓华再次到龙安村上巡逻,看着大部分村民们都开始忙着往地势高处转移,他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上午12点左右,新的险情出现,河水突然暴涨,并漫上了场镇公路。村民马占贵本来已经从家中跑出来,但想到家中还有2万元现金放在柜子里,执意要返回家去取,情急之下,黄晓华将她转移至地势较高处后,到她家帮忙取出柜子里面的现金,等他出门时,河水已经涨至人的颈部位置,无奈,黄晓华只得选择从高处离开,找到马占贵后,亲手把现金交到她手中。

  当得知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和一名10岁大的小孩被困在不远处的居民楼里,黄晓华和同事想办法对老人和小孩进行转移。迫在眉睫,他找来长约14米的农家木梯,并在上面铺上木板制作成简易小船,将老人和小孩转移至安全地带。随后,黄晓华又奔赴其他地点继续转移群众。下午1点左右,经过黄晓华和村上干部、同事的努力,全村500名群众被成功转移。

  危难之处显身手

  风口浪尖涌暖流

  第二天洪水退却,水电气交通全面中断的龙安村成了一座孤城,黄晓华带领8名村民打着赤脚爬过龙安场镇堆积高达4米的淤泥杂物。“路不通,救援物资运不进来,灾民没有生活来源,生活就失去了保障。”在黄晓华看来,即使饥寒交迫、浑身酸痛,也不能停止抢险的脚步。在他的带动下,很多人都投入到临时道路抢修中,使外界救援人员和物资及时进入了灾区。

  “大叔、大妈们,这次洪水不似以往一般的洪水,百年难遇,生命安全最重要,你们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灾民最需要安抚的时刻,黄晓华还到各救灾点和灾民家中拜访,除了耐心询问相应的财产损失情况,关心他们的吃饭住宿、身体状况外,还为村民做好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鼓励灾民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让他们重新拾回对生活的信心。为了全面清除堆积在场镇上的4千吨垃圾,黄晓华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到指挥大型机具车辆、调度人员清淤工作中。因过度疲惫,他的眼里布满着血丝。“虽然有时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饭也顾不上吃,但看到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也觉得值了。”黄晓华说道。

  在与灾民的交流中,免不了听到他们的抱怨或指责,而黄晓华则以公心正民心、以真情暖人心,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质疑,使得政府的抗洪救灾工作能够顺利推进。整个救灾过程中,龙安村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现在,当地的群众只要一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从2011年担任龙安村综治干部以来,黄晓华始终把这句古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