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查看: 516|回复: 0

[时政新闻] 解放军对台情报战揭秘:千余人被出卖后遭处决(图)

[复制链接]

31

主题

0

回帖

274

积分

渝北土著

Rank: 3Rank: 3

积分
274
发表于 2013-12-17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1949年前后,我军按照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50年代初,由于叛徒出卖,地下党组织遭受破坏,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1100余人。

2013年10月,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总政为主持修建的单位,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为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于台湾的大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设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近日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广场为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于台湾的大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
1949年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50年代初,由于叛徒出卖,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有1100余人。这些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英雄们,“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然而“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
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因山势而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坐西面东,视界开阔,气势雄伟。迎面是以黑白两色曲线隐喻海峡两岸的巨幅景观墙,中有毛泽东主席题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沿着景观墙左右台阶拾级而上,两边的花岗岩墙壁上刻着到目前为止、经各方查找发现的846位当年牺牲于台湾的烈士英名。名字以阴文素镌,若隐若现,既暗合了隐蔽战线的斗争特质,也彰显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其中更有许多留白和空格,以便未来发现新的英烈名字可以随时增补上去。
广场正中昂然屹立一块长14米、高4米的纪念碑,正面是5组浮雕,再现隐蔽战线的5个突出战斗场景;浮雕前是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为原型的英雄塑像,用大实大虚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隐蔽战线先烈的丰功伟绩。背面镌刻主碑铭,全铭文217字,以典雅的文言文写就,微言大义,字字千钧。广场各显著位置,还分主题设置了5段铭文,镌刻在精制铜版上,分别是“忠魂”、“光影”、“家国”、“信义”、“追梦”,诗化语言铿锵有力,真挚感情浓烈炽热,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心潮难平。
为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络系统发起了自愿捐款活动,文化界、艺术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获悉后也纷纷慷慨解囊捐助,表达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民政部、国台办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市园林局专门提供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用地。
据介绍,该广场落成后,将作为一处新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供广大民众参观、瞻仰。(完)
■事实+
中共台湾工委为何遭受大破坏
1949年解放战争凯歌高奏时,解放台湾成为最后一项战略任务。毛泽东在这一年7月曾提出“我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和空军”。这时所说的“内应”便是岛内地下党组织,可惜的是几个月后,在解放军开始筹划渡海攻台而急需内应时,1950年初中共台湾工委却遭到近乎覆灭性的损失。据国民党当局统计共抓捕1800余人,不肯屈服者都遭处决。
2010年,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在《学习时报》刊文分析《中共台湾工委为何遭受大破坏》,认为违背秘密工作原则和领导者腐化是致祸之源,而中共台湾工委对形势估计错误造成指导方针偏差也是招致大破坏的原因。文章说,当时台湾工委一些基层工人党员被捕即叛变,据当时特务审讯后的报告也称他们根本不了解共产党的理念,只是看到形势会巨变而急忙来投机。
一个甲子的时光流逝,台湾海峡两岸局势已发生了巨变,当年岛内白色恐怖下的幸存者在1990年代以后已能公开凭吊牺牲者,而一些就义烈士的遗骨还经有关部门安排迁葬到大陆。(腾讯新闻综合学习时报报道)
台湾“白色恐怖”究竟有多恐怖
1949年国民政府自大陆撤到台湾颁布戒严令,至1991年台湾当局废除惩治叛乱条例为止,台湾当局实施特务高压统治,期间发生大量涉及“匪谍”、“叛乱”、“台独”等罪名的政治整肃案件。这期间,政治受难者具体数目难以核实,一种可能的估计是20万以上,每40人中即有1名受难者。
这些案件由军队情治系统主导,其中绝大部分案件都是秘密审判。轻者判三年感训监禁,次者判五至十五年徒刑,重者判无期徒刑或死刑。情治部门以“防患未然”为宗旨,人人皆可因只言片语乃至“钓鱼”被构陷入罪。许多案件,即便在今天,也未必能够还原真相。
1998年,台湾当局颁布《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条例》,对当年的“不当审判”实施拨乱反正。字眼上的使用,虽是含宽大之意的“补偿”,而非含认错之意的“赔偿”,但历史之正义,终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013年7月15日,即台湾解除戒严26周年纪念日当天,马英九再次向“白色恐怖”受难者道歉,并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当局受理戒严期内白色恐怖案件补偿,已完成1.59万件,受补偿人数达2万余人,金额195亿余元新台币。(腾讯历史综合公开史料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重庆防诈骗广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