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创新人才引擎 激活教育发展新动力

2016-9-13 16:51|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396|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创新人才引擎 激活教育发展新动力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学习老师辅导科技学习小组  核心提示  渝北,一座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的城市。而为这座城市的创新驱动提供持续不断动力的,正是均衡优质发展的渝北教育 ...

渝北创新人才引擎 激活教育发展新动力

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学习
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学习
老师辅导科技学习小组
老师辅导科技学习小组

  核心提示

  渝北,一座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的城市。而为这座城市的创新驱动提供持续不断动力的,正是均衡优质发展的渝北教育。

  这里把人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环境优化、榜样引领、专业熔炼等改革举措,截至目前,全区已有近40人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市级名师奖6人、市学科教学名师7人,市级骨干校长7人,市级骨干教师205人……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干部教师队伍已然成型,为助推临空都市教育强区建设提供了最坚强的人才支撑。

  在渝北实验小学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担当起“面向大世界,培养小能人”的教育追求。敬业爱生是他们的行为准则,高才卓识是他们的身份名片,成就“能人”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为了孩子生命力的舒展,他们自己开辟“赛场”,在挑战中成就自我。

  这里的教育不是单打独斗,教师们已习惯组团式发展。“小能人工作室”、“小能人课研中心”、“书香研讨社”、“名师工作室”等专业团队充分发挥核心示范作用,引领教师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因为他们,越来越多的“小能人”茁壮成长,版画小能人、舞蹈小能人、体育小能人、科技小能人等等“百花齐放”。不仅如此,渝北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更是在2014年被教育部、人社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可以说,这个育人的“摇篮”因教师而底气十足、历久弥新。

  优化环境

  打造人才吸引“强磁场”

  对于教育大区渝北来讲,只有打造一个强力的“人才磁场”,才能引发更大的“群雁效应”,才能让更多优秀教师挺起渝北教育发展的脊梁。

  近年来,渝北区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前提下,对于教师发展倾注了更多关注与行动,并针对教师管理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在“激励”上做足文章,激发了全区干部教师不断学习、研讨、成长的热情。

  据渝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已经建立了教学质量和技能大赛奖励机制,对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同时,该区还改革了校级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校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新机制,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考核。而优秀人才激励制度也进一步完善,据悉,渝北专门设立了未来教育家、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专项工作经费,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考核发放。

  更值得称道的是,渝北坚持引育并举、管用并重,引进了一批学历高、素质优、业务精、影响大的拔尖人才。吸引重庆八中、巴蜀小学、美国IE高中等一批名校进驻渝北区,为此,渝北教委还计划从重庆市第八中学选拔优秀干部到各校任职,做强基层学校教学力量。

  目前,渝北教育人才磁场效应初现,推动渝北教育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坐落在华蓥山半山腰的华秦小学是渝北最偏远的农村小学,这里离城区较远,但教育却并不比城里差,反而生动演绎出农村教育的美。

  这里有养成教育之美。

  由于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因此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加强养成教育成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每天都有教师与孩子们一起住,从开关电灯、洗漱开始,逐步教会学生独立洗头、洗澡、整理床铺等,同时还定期让孩子们与父母电话联系或视频聊天,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这里有卓越课堂之美。

  虽然华秦小学一个班只有20多名学生,但每个教师都在倾力打造“精品”,除了不断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外,教师们还调整综合实践、科学、科技、劳技等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榜样引领

  在育人中汇聚爱的力量

  渝北教育人深知: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为了每个生命成长最基本的坚守。

  在渝北,师德师风建设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内生力驱动着教师把爱岗敬业、潜心育人,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近年来,渝北不断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创新开辟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并建立起教师思想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配合大量的教师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活动,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

  为了督促教师前行,释放出足以影响与示范的“楷模力量”,渝北还构建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通过坚决查处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买卖生源等违规行为,教师从教行为不断规范。此外,渝北还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教师管理全过程,并把学生、家长和社会评议作为师德考核的主要手段,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松树桥中学有一支特别的教师团队,这些教师不仅思想素质高、专业能力过硬,更重要的是他们坚持在科技特色教育领域精耕细作,培养出很多科技创新人才,学校也成为我市唯一的青少年机器人培训基地和竞赛基地。

  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教师们花了大量时间去学习研究科技教学,辅导并带队科技学习小组。没有一句抱怨,每位教师都是自主的去进行研发探究,并结合先进团队好的教学方法,探索出有松树桥中学特色的科技教育之路。

  因为他们,松树桥中学连续11年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中,5届荣获市长奖提名奖,2次荣获市长奖。在全国创新型大赛中,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11人次,三等奖15人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连续6年代表市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5枚、银牌10枚。

  专业熔炼

  助力教师“展翅高飞”

  有这样一组数据:

  截至目前,渝北共有在职研究员级教师16人、特级教师11人、重庆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名师6人、市学科教学名师7人,市级骨干校长7人,市级骨干教师205人。

  正是这样一支队伍撑起了渝北教育发展的蓝天。教师队伍要高素质,也要专业化,犹如“两翼”才能用人才之力撬动临空都市强区既快又好的发展。

  按照“教育家办学”要求,近年来渝北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名校长,以及一批懂教育、懂管理的“专家型”校长,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更是进一步激发出队伍活力。

  除了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渝北的教师队伍也齐步走向高水平。

  仅仅是在继续教育上,区财政每年就安排了1000万元作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着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改革创新能力。

  单以人才培养为例,培训培养为主的“重点工程”、以全员培训为主的“主体工程”、以优秀教师研训为主的“特色工程”和以国培市培为主的“示范工程”,全年共计培训干部和教师6000余人次;评选市、区级骨干教师300余名,遴选了79名骨干教师到第二届名师工作室研修。

  一系列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为渝北教育的下一步跨越发展积蓄了强劲能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