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以需求为导向汇聚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系列评论之六

2016-10-26 16:3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77|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以需求为导向汇聚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系列评论之六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与创新的关系,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对标 ...

  以需求为导向汇聚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系列评论之六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与创新的关系,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对标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以产业需求为方向,遵循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吸引培养人才,以战略产业集聚人才,以新型载体培育人才,以优质服务留住人才,着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金字塔”型人才队伍。

  “创新者是谁?他们害怕孤独,但他们享受孤独;他们向往财富,他们又创造财富;他们承接文明,他们又传递文明;他们是点点繁星明亮夜空,他们用非凡的创造力,成就了永无止境的创新之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新之路》总导演李成才看来,创新背后是人才,一个优秀人才可以引领一项科技创新,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和主导者,也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关键。

  “才以城聚,城以才兴”。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激发人才能力、潜力、动力,为渝北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但必须看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渝北高端人才的“短板”也越来越明显。相关资料显示,我区15个重点产业仅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就达600余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决定因素,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汇聚梯次衔接的创新人才队伍,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要大力实施“拔尖工程”,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磁石效应”,聚焦十大前沿科技产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扎实深入实施“临空海外英才千人计划”和临空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通过搭建事业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充分发挥海外人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要面向世界延揽更多海外英才,也要立足本土培养顶尖人才,通过实施“壮身工程”,充分发挥区内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作用,加快大数据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和社区“创客”空间建设,重视种子人才培养,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尽快形成一支“土生土长”的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企业家队伍,不断完善人才门类体系,增强“塔身”的创新创造能力。

  发现、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目的是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收获创新创造的“人才红利”。我们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对于一些行业领军型的专家名家,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打破单位、行业界限,做到信息互通、智力共享,积极为全区创新发展服务。我们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通过推行“人才+项目+平台”模式,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鼓励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开发、科技咨询、学术交流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能够承接重大任务、取得尖端成果、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人才。要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通过实施“强基工程”,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建构灵活便捷的人才流动与聘用模式,规划建设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建立健全人才在科研立项、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绿色通道”,真正让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留在渝北、扎根渝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