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推进创新生态圈建设综述

2017-6-29 00:07|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47|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推进创新生态圈建设综述   翻开历史的画册,你会发现,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 ...

  渝北区推进创新生态圈建设综述

  翻开历史的画册,你会发现,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正是基于此,近年来,渝北区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要求,按照“产业导向、企业主体、要素集聚、人才为先、开放协同”的原则,以仙桃国际数据谷为核心,创新经济走廊、空港工业园、空港新城等为拓展,镇街众创空间为辐射,从搭建创新体系、集聚要素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圈层明晰、功能完善、主体协同、要素联动、循环自给、互动开放的圈层化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独立创新向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转变,构建起创新风险低、创新绩效高的创新生态圈,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

  搭建创新生态体系增强创新承载力

  如今,放眼渝北,无论你提及哪个版块,都能找到科技创新的元素。

  仙桃国际数据谷内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3D打印等云集;创新经济走廊里智能终端、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集聚;空港工业园中,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智慧物流等产业汇聚……

  “要打造创新生态圈,首先需要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从而增强整个区域的创新承载力。”区科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区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为前提,通过打造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市场,推进区域间、平台间创新协作,搭建起创新生态圈体系,为创新主体健康、融合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在细化圈层功能布局中,我区按照各区域板块、开发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引导创新要素向重点区域有序集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创新功能布局。

  在建设核心创新平台中,我区依托仙桃国际数据谷,以创新研发为重点,搭建前沿消费行为大数据平台、移动计算解决方案平台、机器人图像芯片设计平台等8个核心公共创新平台,引导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创客到平台开展创新活动,形成有龙头、有平台、有团队、有投资、有培训、有活动的“六位一体”运行模式。目前,8个平台中已有7个平台已正式签约投用。

  在打造大众创新载体中,依托各个创新平台,吸引知名孵化器、加速器运营企业入驻,建立国际协同信息交流通道,形成产业明确、服务专业、国际协同的创新创业格局。2015年至今,从无到有,我区已建成示范性众创空间16家,其中市级11家,国家级3家,入驻创业企业和创客团队543个。

  同时,完善成果转化链条,围绕市场应用,打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通道构建专业中试基地,运用区级科技项目、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方式,鼓励中试成果产品产业化发展;依托“互联网+”,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及时提供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劵试点,给予企业优惠券用以抵扣技术服务费,促进科技型企业购买研发外包、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目前直接受益科技型企业、创业团队和服务机构超过500家,预计发放的科技创新券总额将超5000万元。

  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增强创新驱动力

  在打造创新生态圈的过程中,企业、人才、资金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激发要素创新能力?

  渝北正在进行着自己的实践。

  近年来,我区通过培植创新技术源头、强化创新主体作用、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放大金融撬动功能等,全面激发创新生态系统内生动力。

  在培植创新技术源头中,我区通过政策倾斜、土地优惠以及科技项目、研发补贴等方式,支持本土高校、科研院所发展建设,并完善高端研发机构引进激励政策,采取一次性奖励、研发人员工资补贴、科研用房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等措施,引导国际创新型企业、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知名大学来区设立研发机构总部或分支机构。2013年至今,市级研发中心从81个增至158个,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52%增至3.65%,均位列全市前茅。预计到2020年,国家级研发中心将达15个。

  在强化创新主体作用中,我区培育引进新兴产业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着力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型企业丛林;出台科技型企业培育办法,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推动科技型企业提档升级,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企业。2013年来,入库科技型企业总数已达571家,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24家增至247家,数量均居全市第一;今年首批重庆市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中,我区5家企业上榜,占全市11.36%。预计2020年将达250家。

  在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中,通过培养国际化本土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引才用才环境,不断汇集高端人才资源;建立企业、国际知名大学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本土人才培养制度,积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技术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探索实施“渝北区临空海外英才千人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1000名左右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在放大金融撬动功能中,通过开展创业投资、建立产业引导资金、设立科技型企业上市储备库等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在全市率先建齐“种子、天使、风险”三大科技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达25.2亿元,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企业提供股权投资、无息贷款等围合式、全链条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为重点培育企业改制上市给予财政奖励,设立科技型企业上市储备库,积极对接重庆OTC等机构,成功推动区众创空间在孵企业8家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科创板挂牌。

  营造创新优良环境 增强创新吸引力

  手术机器人、无人驾驶、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分析……这些前沿核心关键技术,正在渝北区加快研发。为促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渝北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创优”三型城区建设,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探索保护创新的制度机制,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构建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

  为打造便捷的政策政务环境,我区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陆续制定《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加大研发经费支出支持办法》《专利资助及奖励办法》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若干政策及相关配套文件》等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整合3亿元以上财政资金,用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同时,为缩短行政审批周期,优化服务创新的工作流程,做实“一站式”服务窗口,审批权在“窗口”比例达60%,区属256项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网审平台办理。

  为构建完备的创新保护环境,我区实施品牌、标准、专利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渝北产”知名品牌,今年已奖励2015年度新增重庆名牌产品17个以及新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4家;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建设企业、行业协会、园区等共建知识产权维权联盟,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体系。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53件,较2013年增长149%;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32件,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8件。

  为建设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我区以国际化水准建设仙桃国际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等创新主体集聚区,完善商业生活配套设施,集聚星级酒店、企业总部、金融结算、免税贸易等高端临空服务产业,打造全球客商投资发展、舒适生活的“第二家园”。

  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建立健全创新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争创一流、宽容失败、包容争议的创新文化;建立公益性科技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实质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健全区科技进步奖制度,树立一批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典型,营造人人关注创新、人人参与创新体验的文化氛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