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农业观光:富了农民兴了旅游

2013-11-28 21:39|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65|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记者 周精丹   “以前对渝北了解得最多的就是江北机场,现在渝北有很多好看、好耍的田园休闲地,也成为了我们全家喜欢的周末度假地。”来自渝中区的倪女士如数家珍地报出了几个渝北新兴的休闲旅游点,玉峰 ...

  本报记者 周精丹

  “以前对渝北了解得最多的就是江北机场,现在渝北有很多好看、好耍的田园休闲地,也成为了我们全家喜欢的周末度假地。”来自渝中区的倪女士如数家珍地报出了几个渝北新兴的休闲旅游点,玉峰山、兴隆、石船、茨竹……“这些地名都是我们去看花、采果、吃农家菜熟悉的。”

  这些旅游点的兴起不是偶然,而是渝北区近年来着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产业与都市旅游融合发展的结果。

  “四季歌”催生都市旅游新线路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如何让原有的农业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渝北区将散落各地的“珍珠”用一条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线”把它们串联起来,整体“打包”向外推荐,这就是“乡村旅游‘四季歌’”。

  渝北的这首“四季歌”在2011年开始唱响,每年从早春二月到寒冬腊月,看李花、赏桃花、摘樱桃、品梨子……每个季节都不断吸引游客的眼球,吊足了游客的胃口。各地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让来此的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达到满意而归。

  在年年都唱“四季歌”,年年注入新内涵的背景下,这些唱出不同季节主打歌的地方,名气越来越响,人气也越来越旺,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世代在这块土地上刨生活的农民。

  “以前樱桃红了,要很早起来摘,背很远的路到集镇上去卖,价格不高还卖不到多少钱。这两年办樱桃节,是游客自己到树上去摘,可以卖到20—30元每斤。”玉峰山镇玉峰山村村民叶先华,对政府主办的樱桃节充满感激。

  “在樱桃节期间,我们不光卖樱桃,还要提供食宿服务,接待大量的游客。”叶先华介绍,游客们在采摘游玩之后,临走时还会买上一些农副产品,如:土鸡、土鸡蛋、自腌咸菜等。

  玉峰山村民们的变化同样发生在唱响“四季歌”的其它地方,在兴隆杨梅节、茨竹采梨节、石船葡萄节等节庆期间,当地的农民都切实感受到了农业观光旅游带来的“坐地生财”效应。

  老景点融合新产业相得宜彰

  在几年前,如果提起渝北统景,大多数人会第一个想到统景温泉。作为在全市、甚至全国都有名气的温泉,它无疑是统景镇最响亮的一张名片。

  在统景镇印盒村,因为独特地理环境而产生的小气候,使该村盛产一种果大、脆甜、爽口的独特李子——歪嘴李。这种渝北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子,虽然口感、卖相均属上佳,但多年来却一直是养在深山无人识,“叫好不叫座”。

  农业、旅游两方面都具备了优势资源,怎样才能让早已闻名遐迩的统景温泉,来拉动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都市观光旅游让两者找到了契合点。

  2011年,首届统景温泉李花节的开幕,让众多的重庆市民惊叹,原来统景除了温泉之外,还有一个春季可以“看雪”的胜景——印盒李花。一时间,印盒李花名声大噪。

  看完李花还不够,紧接着,统景又“乘胜追击”,推出了印盒李子采果节,正是在节庆引客的带动下,优质的歪嘴李受到众多游客的认可。

  连续三年的办节“吆喝”,如今的印盒李子已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从6月中旬最早的印盒李子成熟开始,该村临近公路的农户门前,就聚集了大量外省商贩前来收购。李子的价格也从十多年前零售价1—2元每斤,飚升到批发价10元每斤。

  “我们村李树栽得少的农户,一年光卖李子也有3万元左右,大多数的农户卖李子都有5—10万元的收入。有些村民还办了农家乐,仅农家乐一项,平均都在4万元左右。”印盒村村书记周恒举提起大家的收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初办印盒李花节是依托温泉的优势,连续办了两届后,今年的李花节前已没有再出现‘温泉’的字样,印盒歪嘴李已成为统景镇又一张新名片。”统景镇人大主席曹阳平介绍,今年3月9日,印盒村授牌成为“AAA”级生态旅游区,这也是渝北首家“AAA”级乡村旅游地。如今,看完李花,再去泡温泉的游客已越来越多,温泉旅游与印盒乡村旅游得到了相得宜彰的发展。 
 
    短评>>>
 
    乡村旅游应注重乡土气息的特色挖掘 

  近年来,渝北的乡村旅游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得到迅猛发展,在各个节庆期间,乡村旅游着实红火,势头喜人。但在节庆之后,这些乡村旅游往往随之降温,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如何减少乡村旅游受季节性影响,注重乡土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失为一条突破的路径。

  中国人历来崇尚民以食为天,渝北又是一个盛产“江湖菜”的地方。若干年前的乡村路边菜品“翠云水煮”,成就了渝北“水煮鱼之乡”的美名。如今的王家“甑子黄鳝”、石鞋“酸菜鸡”、茨竹“青椒鱼”、洛碛“水上飘”豆花,这些充满浓郁地域色彩的美食,对于我市的美食客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的乡村旅游应该好好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让舌尖上的美味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动力。

  旅游休闲最重要的就是玩,乡村旅游要让游客玩好、尽性,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儿。当农业的最佳观赏期、采果期过去之后,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聚智聚力,帮助乡村旅游策划出更多充满民俗特色的游乐项目,让游客既能体验到传统农家生活的情趣,还要感受到参与农活的快乐。

  乡村旅游还有一项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购物。我们的相关部门要引导经营者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土特产,使这些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物品,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与经济增长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