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生态旅游全市首选渝北

2015-7-7 21:13|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322|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寻找重庆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型活动评选揭晓生态旅游全市首选渝北  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扶贫办支持的“寻找重庆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型活动评选结果出炉:全市15个 ...

“寻找重庆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型活动评选揭晓

生态旅游全市首选渝北

生态旅游全市首选渝北

  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扶贫办支持的“寻找重庆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型活动评选结果出炉:全市15个区县获评“重庆最美生态旅游区县”,其中渝北区排名首位。与此同时,我区古路镇茨竹镇石船镇获评“重庆生态旅游示范镇”,统景温泉、玉峰山森林公园、大湾镇获评“重庆亲子旅游目的地”。

  有一种风景在路上,有一种风景在心里

  当你走近她,青山如黛,碧水潺潺,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幅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动人场景:在茨竹镇荷花长廊,拍照的游客留恋于它的美丽;在古路镇草坪村,学生们感受着慈孝文化的熏陶;在石船镇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摄影家用镜头记录大自然赋予的产物……这里是渝北,重庆北大门、两江新区核心区。未来,将有更多的人见证这里的美景。

  有山之处水相依,山水人文相辉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2020年前,努力将渝北建成“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绿色低碳、人文宜居”的临空都市和生态文明城区。全区耕地面积不低于40.55万亩、林地面积不低于62.84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62.83万亩。到2020年,渝北要建成国家生态区。

  文化飘香醉游人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慈孝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渝北,有这样一个地方,她孕育的文化悄然无声地滋养灵魂,一代一代绵延不息;她散发的慈孝品质也如玉一般,温和圆润,放射出温馨的道德光芒——她就是古路镇。

  在古路镇,你会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慈孝楹联,甚至许多村民家里的墙上还挂着特别的慈孝挂历:百里负米、亲尝汤药、弃官寻母,这些挂历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同时,古路镇还注重把慈孝文化与家风建设结合起来,以“家风、家训”、“节俭养德”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全镇人民素养。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该镇编写了《孝星》、《孝道》等书籍,发放给每户村民,通过名言警句、身边的故事,促进全镇营造“讲慈孝话,行慈孝事,做慈孝人”的和谐氛围。

  时光荏苒,漫长的岁月中,正是这些浸透着慈孝内涵的民间习俗代代相传,慢慢沉淀,凝聚成一种深入村民骨髓的文化基因,使得如今的古路镇在成为“慈孝之乡”时,有一种水到渠成的顺畅和默契。

  古路镇只是渝北成功打造的的文化样本之一。为进一步推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全区还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决定》,提出了打造城乡统筹文化强区和建设重庆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先后启动实施了培育名人、建设名馆、推出名品的“三名”战略,成功引进空港文化城、重庆广告产业园、重庆新闻传媒中心等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古床博物馆、民俗文化馆改造工程,新建桃源居图书分馆、龙塔街道图书馆和38个社区文化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乡村美景扑面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到了荷花盛开的季节。在茨竹镇十里长廊荷花基地,满眼都是碧叶荡漾,一朵朵荷花含苞待放,美不胜收。一阵小雨后,闷热的夏日变得格外凉爽,池塘里刚冒出来的荷花苞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得娇嫩欲滴、清新脱俗。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不少市民前来观赏。

  据悉,茨竹镇十里荷花长廊是渝北区十大农业产业基地之一,东邻川渝工业园区,南傍放牛坪观光度假区,西频偏岩古镇和金刀峡风景区,北接华蓥山佛教圣地。近年来,该镇以“都市休闲娱乐、生态旅游观光”为思路,创新“乡村旅游+特色农业”联动发展模式,加快十里荷花长廊建设,打造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耕体验、科普教育、餐饮住宿、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为人们呈现出一个不可复制的原始生态田园荷花美景。

  “农业一定要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现在生活富裕了,市民在周末也会来到城市周边地区去休闲、观光、旅游。”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变多了,有的愿意去农村赏花采果,有的愿意去鱼塘休闲垂钓。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提供“菜篮”、“果盘”,还要让市民找到“耍事”。

  “玉峰山樱桃节”、“放牛坪梨花节”、“统景李花节”……为了让市民丰富生活,渝北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生态为媒,以田园花果为资源,发展体验式乡村游;以农耕、采摘等文化为资源,发展体验式科普游;以城市周边环境为资源,发展休闲式购物游等,吸引市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宜居彰显和谐之魅

  碎石开采近40年,关停休整两年,如今,位于石船镇的铜锣山矿区将彻底“转身”。记者了解到,重庆铜锣山矿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碎石开采,弃土堆积成山,生态环境恶化,产业转型的难题尤为急迫。2011年,渝北区开始关停碎石企业整顿,目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当地碎石企业已基本撤场,碎石开采涉及的粉尘污染也基本消失,遗留下39个矿坑,占地4000多亩。在现场记者看到,矿坑深达数十米,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雨水在深坑中汇集,形成了碧水深潭。

  “我们希望把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项目打造成重庆矿山资源遗址治理的范本。”据石船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石船镇于两年前即启动该项目的发展规划编制,目前定位发挥临空区位优势,把39个矿坑的4000余亩土地资源变废为宝,集合“一个风情小镇+三大产业集群”,包括文化创业产业、特色观光型复合农业、高端智能养老产业,打造主城周边非去不可的“休闲地”。

  改变的不仅仅是石船镇。近年来,渝北区在推进生态旅游建设的过程中,着眼“宜居”二字,狠抓环境优化,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在工作中,我区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让城镇面积以每年十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城镇化率达到7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城区主次干道LED路灯实现全覆盖,完成900公里城区管网普查,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8%;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城区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280天/年,比主城平均天数多16天,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95%、98%。同时,坚持把“为民创建、利民惠民、共建共享”的理念贯彻始终,力求每一个创建举措合乎民意,每一项创建成果惠及百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