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7-5-25 15:31|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69|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据《重庆日报》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重庆市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渝北区的综合科技竞争力连续3年在全市居第一。   这说明创新为渝北驱动出经济发展的 ...

  渝北: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渝北: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西南合成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
西南合成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
金山科技
金山科技
金山科技集团国家MEMS工程研究中心
金山科技集团国家MEMS工程研究中心
恒通客车生产线1
恒通客车生产线2
恒通客车生产线

  据《重庆日报》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重庆市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渝北区的综合科技竞争力连续3年在全市居第一。

  这说明创新为渝北驱动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渝北是如何用创新来驱动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

  A “三大人才工程”形成人才集聚力

  人才是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在激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中,渝北区实施了“三大人才工程”,吸引和留住一大批人才。

  根据渝北“创新生态圈”的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未来几年,渝北对涉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十大前沿科技产业,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为保证产业发展对高端和创新人才的需要,渝北区启动了“拔尖工程”。

  2016年,新加坡一家国际公司的执行高级工程师王晓勇被引进到渝北区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

  王晓勇进入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之后,在短时间内就带领团队在PHEV/EV热泵空调技术上面取得突破,已经获得“一种新能源汽车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和“一种新能源汽车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两个专利,并完成了台架和装车试验。

  王晓勇是渝北实施“拔尖工程”中引进的一位拔尖人才。

  渝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拔尖工程”的实施中,已启动了“临空海外英才千人计划”和“临空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预计用5年时间,围绕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引进1000名以上海内外创新型领军人才。同时推出人才补贴、购房补贴和引才奖励等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渝北创新创业。

  渝北启动的第二项人才工程是“壮身工程”。

  这项工程是通过加快大数据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和社区“创客”空间的建设来加快产业创新、经营管理、实用技能等重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渝北启动的第三项人才工程是“强基工程”。

  这项工程是从政策和机制上来留住人才,通过完善个人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和分红激励等机制,建构灵活便捷的人才流动与聘用模式,优化人才科研立项、住房、医疗等服务,让“人才都愿意来,来了都不愿走”。

  B 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渝北创新的主体,也是渝北创新的主要动能。”渝北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中,渝北区从政策和创新资金上对企业进行扶持,从而培育出“丛林”式的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来。

  在培育创新主体中,渝北组建了临空战略、现代服务业、临空文化等专业招商公司,围绕智能终端、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十大前沿科技产业,引进来一大批创新企业。同时,建立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

  2016年,渝北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49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7家。

  这些企业已开始成为渝北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

  渝北区通过完善高端研发机构引进激励政策,支持高校、企业研究中心等创新主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一批研发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供给,激发创新活力。

  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后,也千方百计加大创新投入,并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了科研机构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创新研发集群。

  目前为止,渝北区域内已有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等12家科研院所,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中心8个,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研发中心158个。

  C 机制创新激活创新活力

  “通过科技研发、投入等机制的创新,激活了创新的活力。”渝北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说,渝北在全市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为解决研发投入不足、中小企业无力研发、研发平台使用效率不高等制约创新能力的瓶颈问题,渝北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让独立出来的研发机构在承担母企业研发任务的同时,为社会提供创新平台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

  目前为止,已有再升科技、宏碁双智、金山科技等企业的内部研发机构从企业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法人,组建起对外技术服务功能的独立法人研发公司29家,面向全社会提供技术服务236项,解决了中小企业迈入科技型企业的研发门槛难题。

  科技研发投入是创新的瓶颈,在突破这一瓶颈中,渝北也进行了探索。从去年开始,渝北在全市率先推动财政资金“拨改投”、“拨改贷”、“拨改保”改革,与市科技金融集团共同建立了“种子、天使、风险”三大科技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11.2亿元,形成较为完整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为区内创新项目、在孵科技型企业、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降低了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科技研发投入机制的创新,有效地加大了渝北区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据渝北区科委统计,目前,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已达到3.6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