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2017年第一季度重庆38个区县“双创”指数排名发布 渝北区排名全市第一

2017-6-12 18:25|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833|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2017年第一季度重庆38个区县“双创”指数排名发布 渝北区排名全市第一   2017年6月9日,从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传来好消息,在重庆市38个区县“双创”指数排名中,今年第一季度渝北区以83.47分排名第一。   ...

  2017年第一季度重庆38个区县“双创”指数排名发布 渝北区排名全市第一

  2017年6月9日,从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传来好消息,在重庆市38个区县“双创”指数排名中,今年第一季度渝北区以83.47分排名第一。

  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重庆区县“双创”指数报告显示,依据今年第1季度“双创”指数的综合得分,将全市38个区县划分为4类。其中,第一类:“双创”指数得分在80分以上的区县仅有2个,为渝北区、沙坪坝区。从“双创”活力评价结果来看,渝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江北区、九龙坡区的“双创”活力突出,其中,“双创”活力指数最高的为渝北区,指数值为29.86。从“双创”环境评价结果来看,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的“双创”环境相对优良,其中,“双创”环境指数最高的为渝北区,指数值为34.47。

  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到底渝北在创新、创业方面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做法呢?为此,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渝北区科委,从中寻找答案。

  精准化扶持

  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区科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了推动渝北“双创”工作,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文件——《渝北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根据该文件,我区将加大对平台建设的力度,从认定奖励、运营管理、活动策划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特别是对被认定为国家级、市级、区级的众创空间分别给予250万元、150万元、50万元奖励。制定了《渝北区众创空间认定及管理办法》,细化了众创空间的申报、评审、认定及考核办法。在政策激励方面,我区积极鼓励和引进优秀创业者、科技人员、大学生等创客主体入驻渝北,对获得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的创客和创业团队给予30—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同时,积极探索科技资金拨改贷、拨改投改革,与市科技金融集团建立了2000万元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8亿元科技天使投资基金、3亿元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总计规模达11.2亿元,面向渝北区众创空间的创客和园区科技企业开展投融资服务,为区内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

  靶向性培训

  为创业者解答创业的困惑

  “这个培训会真是及时雨,为我们解答了疑惑。”2016年3月15日,渝北区众创空间建设培训会举行,来自全区各部门、镇街、开发平台及高校院所、众创平台的负责人参加了培训会,会上,科技部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针对众创空间建设及“双创”工作内容作了培训,培训结束后,一名参训人员如是说。

  无独有偶,为了能够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帮扶,我区创新方式手段,开展各种精准化培训,先后在感知科技众创空间、创意公园超级创客中心等众创空间开展了项目路演、OTC挂牌培训、金融机构对接等活动近百场;开展了5场创投每周行——走进渝北路演活动及渝北区“临空杯”创新创业大赛,选出了35家优胜企业给予渝北区种子基金10-50万元的无息信用贷款支持,现已对笃为科技等10家企业发放了总计279万元的贷款,总金额排名全市第一;积极组织项目参加了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数全市第一,并且我区参赛项目在获得一二三等奖的20个项目中占比达25%,排名全市第一位;同时,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库,成立众创空间签约导师数据库,有入库导师138人,涵盖汽摩、智能终端、智能装备、大数据等领域,鼓励签约导师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培训,与在孵企业、创业团队、创客建立一对一辅导机制,“每年我们会对辅导成效特别突出的导师,给予一次性最高5万元的奖励。”王文武介绍说。

  品牌化营销

  提升渝北创新创业影响力

  为了形成“渝北众创”统一品牌,有效推动渝北区众创空间发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去年3月,渝北区启动了众创空间形象设计征集活动,通过国内知名的众包服务平台猪八戒网、渝北时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渝北区众创空间形象墙、功能分区布局及星创天地外立面设计。最终,共征集到备选设计322个。

  通过组织了各企业、团队、众创空间和社会大众进行了征求意见和评选,评出的优胜方案已在区内各众创空间进行推广,形成“渝北众创”统一品牌,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形成统一品牌后,接下来我区还将为众创空间进行统一的品牌营销,打响‘渝北众创’这一品牌,形成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化、主体多元化、资源开放化、服务专业化、活动持续化、运营模式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发展格局。”王文武介绍道。

  与此同时,为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新创业活力,我区还在全区推行科技创新券,对创客、团队、科技型企业、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给予每年5万元-3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补贴,主要用于其在指定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仙桃国际数据谷八大服务平台及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代理等服务。

  这些政策的出台,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渝北区创新创业的活力。截至2017年5月底,我区已建成众创平台(包含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平台3家(全市共33家),品牌众创空间1家(全市共10家),市级众创平台11家(全市共277家),共入驻创新创业企业543家,独立创业团队104个,创客115个,总入驻人数3838人,众创空间总建成面积达6.39万平米;在建和已经运营正在申请认定的众创空间7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