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徐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已成重庆经济新热词

2014-5-22 16:55|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27| 评论: 0

摘要: 作为全国唯一具有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四种模式全业务的试点城市,重庆正不遗余力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或将成为重庆继汽摩、笔电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重庆经济新热词: 跨境贸易 ...

    作为全国唯一具有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四种模式全业务的试点城市,重庆正不遗余力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或将成为重庆继汽摩、笔电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重庆经济新热词: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C区主卡口。(本报资料图片)

    5月18日,山城重庆春光明媚,距离中央公园约3.5公里处的“重庆仙桃数据谷”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尽管“平地尚未起高楼”,但国内外企业已闻讯而来。

    早在4月11日,国内大数据“龙头”企业——亿赞普科技集团与渝北区正式签约,将在这里构筑其跨境电子商务的全流程平台,实现“中国货·全球销”、“全球货·中国销”。未来5年,这里将集聚企业10万家以上,贸易额超过1000亿元。

    “毫无疑问,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已成为重庆经济新热词。”市外经贸委主任徐强称,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目前重庆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尽管现在重庆仍处于搭平台阶段,但在不久的将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带动重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天时:重庆是全国首批试点城市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徐强称,跨境电子商务敲开了无国界网购的大门。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扩大化、“海淘”需求的增长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不过,与目前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子商务还存在不少“短板”:现行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标准不一、责任缺位、体系不健全。例如,广受市民青睐的“海淘”受限于海关政策、物流和税收规则等,一直游走于“灰色地带”。

    “作为试点城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徐强说。早在2010年,我市便引进了美国贝宝公司结算项目,并成立了国际电子商务第三方认证机构——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交易认证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电子商务认证结算业务。

    “重庆创造性地解决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真实性认证和结汇难题,成为外汇监管部门监管审核统计的依据,走在全国前列。”徐强称。

    2012年,重庆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批准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

    2013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重庆确定为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首批5个试点省市之一。同年国庆前夕,重庆电商平台“易极付”获得了国家批准的中西部唯一一块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牌照。当年10月,海关总署又批准重庆成为全国唯一具有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四种模式(“一般进口”、“保税进口”、“一般出口”、“保税出口”)全业务的试点城市。

    “这是重庆转变经济贸易方式的重大机遇。”徐强称,重庆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跨境电商,却占有先机。重庆正充分利用试点“红利”,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地利:拥有便捷的保税港和“渝新欧”

    资本,向来有着最敏锐的嗅觉。

    重庆吹响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集结号”,各路电商企业纷至沓来,云集重庆。

    2011年,阿里巴巴来了,在两江新区建电子商务国际交易服务中心。马云说:“希望阿里巴巴这家在杭州诞生的公司,会在重庆发展壮大,最终达到全球的顶点。”

    紧随其后,易贝、京东、广电商等国内外电商平台也纷纷落户重庆,设立区域总部。与此同时,大龙网、易极付、爱购保税等本土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闻风而动。

    “吸引这些企业到重庆的,除了试点城市的政策红利,还有我们的‘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保税港区这样的开放大平台,以及我们的大通关服务。”徐强称,这就是重庆虽然身在内陆,却有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地利优势。

    在亿赞普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罗峰看来,利用重庆保税港区和“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便捷,实现重庆下单、全国生产配货、全球销售,“重庆将成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心。”

    一家从事国际国内塑料销售的运营商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最大的国际塑料交割地在上海,他们和中国塑料协会合作,看好重庆“渝新欧”铁路运输的优势,准备将国内国际塑料交易的最大结算地设在重庆。

    届时,从沙特进口的高端塑料原料,将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在重庆进行网上交易和结算,再将订单发往国内各地。目前,该公司已开始平台设计工作。

    人和:全方位打造成果初显

    成为试点城市后,我市进一步加大了推进的步伐。市政府成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专项工作组,加快培育企业,引进项目,创新产品,做大流量,完善配套综合服务。

    一方面,着力培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近年来,市外经贸委累计评选出百余家国际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典型带头作用。

    另一方面,积极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今年1月28日,重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试运行上线,我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入实质性运转。

    同时,我市积极构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支撑平台,推进广电商、CIECC(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多个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第三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与海关通关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帮助传统外贸企业改变过去以加工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延伸价值链,加速外贸转型升级。

    对于外经贸集团、新世纪商社等一批传统商贸企业,我市也鼓励他们自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进出口贸易。

    此外,我市还努力打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支付平台。2013年10月4日,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与重庆易极付公司成功完成了首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服务,由此,我市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发送外汇支付试点实现“破冰”。

    “重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从无到有,发展良好。”徐强说。

    今年3月7日,我市跨境电子商务分会也正式成立。

    成立仪式上传出消息,今年上半年,设立在空港保税港区的跨境电商分拣和仓储系统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重庆汽摩配件可借此销往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也将成为我市继汽摩、笔电产业后,又一个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