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街镇 洛碛镇 查看内容

洛碛镇精准扶贫推行产业“私人定制”

2015-11-23 20:21|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456|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洛碛镇精准扶贫推行产业“私人定制”与之前老房子相比,新房更加舒适。白太建正在精心喂养鸡仔。  “全镇建卡贫困户148户,区委提出要靠‘产业扶持’脱贫,什么产业管用?”洛碛镇党委书记任晓曼认为,精准扶贫、精 ...

洛碛镇精准扶贫推行产业“私人定制”

洛碛镇精准扶贫推行产业“私人定制”插图1
洛碛镇精准扶贫推行产业“私人定制”插图2
与之前老房子相比,新房更加舒适。
洛碛镇精准扶贫推行产业“私人定制”插图3
白太建正在精心喂养鸡仔。

  “全镇建卡贫困户148户,区委提出要靠‘产业扶持’脱贫,什么产业管用?”洛碛镇党委书记任晓曼认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在“知贫因、断贫根”。通过产业扶持,变“输血”为“造血”更为可靠。

  扶贫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镇经过调研分析,发现恰恰是不那么起眼的“小产业”、“土产业”管用。在这里,脱贫可以“选套餐”,产业可以“私人定制”。养猪羊、喂鸡鸭、栽树种蔬菜等十余个项目,贫困户自主选择。

  而且,在脱贫攻坚战中,该镇采取“3人5事小组”+“帮扶单位”+“镇村领导”三结对模式,“问需于群众”、一人一措施,摒弃了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为一家一户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每一计划都跟着产业扶持到户、意外保险补助、节庆慰问等多项资金,患了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补助,解除后顾之忧。

  产业定制:立一家之业,解一户之贫

  在洛碛镇青木村7组,68岁的白世权佝偻着身子在新房前的坝子晒黄豆。今年8月以前,他与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儿子和常年患肝病、肚子肿大的儿媳及两个孙女挤在一座破败的老房子里,日子过得较为艰难。

  得益于区级危房改造资金和镇里提供的特别救助,他和家人喜庆地搬到这个有110平方米、临公路的新房。“盖新房花了6万多元,我们没出一分钱。”白世权笑着说。

  虽然有了新房子,老人一家仍未脱离贫困。由于儿子、儿媳患病,加之两个孙女在镇上的中学、小学读书,他成了家里唯一的主要劳动力,人均年收入不足2700元,他家被镇上定为“C类”贫困户。

  洛碛镇经发办主任辜夕华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走访得知,白太建虽患病不能做重体力活,但还有一定劳动能力。“扶持什么产业一定要因地因人而定,实行‘私人定制’。”根据青木村的实际情况,区级部门、镇、村三级相关帮扶人员给白太建家指定了养鸡的“致富计划”。今年9月16日,150只鸡苗和用于购买饲料的产业扶持到户资金1.2万余元交到了白太建手里。白太建一家看到那么多小鸡,非常高兴,立即请人在门前枇杷树下搭起了鸡舍。

  记者跟着白太建来到鸡舍,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鸡苗都长成半大鸡了。“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白太建带着笑容说,我要集中精力养好鸡,今年全家人均收入到5千元以上没得问题。

  帮扶到位:上下联动“三结对”,精准扶贫“六到位”

  “以前我们的扶贫工作只送资金、送物质,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不强,返贫的现象比较多。”辜夕华坦言,精准扶贫就是要扶在点子上,就是要想法子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在洛碛的建卡贫困户中,白太建并非“幸运儿”,而是148户中的“普通一员”。据介绍,该镇不仅为扶贫户创新制作上墙“脱贫明白卡”,让精准扶贫信息一目了然,还采取“3人5事小组”+“帮扶单位”+“镇村领导”三结对模式,发动区级各对口帮扶部门的力量参与扶贫。比如,老君山村1组的残疾贫困户张复明,便得到对口帮扶单位渝北新闻社资助的两头猪,价值1600元;沙地村的马干树家得到的资助是50只鸡、50只鸭和产业扶持资金1000余元……

  为实现“精准”,该镇还对148户建卡贫困户实行了“产业扶持到位、医疗救助到位、危房改造到位、教育资助到位、社会保障到位、金融支持到位”的“六个到位”帮扶措施,在区财政下拨扶贫资金73.2万元基础上,洛碛自筹扶贫资金近15万元为贫困户购买产业发展物资,使人均财政扶持资金达2445元。

  “我选择种蔬菜,这季有望卖七八千元哦,有政府的帮助,我再去打点零工,全家人均能有5千多元。”经开村6组的建卡贫困户辜美兵看着地里长势良好的卷心菜和白萝卜,对今年年底脱贫充满了信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