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让百姓幸福养老

2016-2-2 20:44|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31|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让百姓幸福养老桂湖老年公寓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社工组织慰老服务活动龙山老年养护中心钢琴吧龙山老年养护中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当下社会问题。  2015年渝北 ...

渝北区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让百姓幸福养老

桂湖老年公寓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
桂湖老年公寓开展关爱老年人活动
社工组织慰老服务活动
社工组织慰老服务活动
龙山老年养护中心钢琴吧
龙山老年养护中心钢琴吧
龙山老年养护中心
龙山老年养护中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当下社会问题。

  2015年渝北区(不含北部新区)60岁以上人口为18.7万人,占总人口的19%,养老需求日益凸显。去年以来,为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渝北区在高起点规划全区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完善服务,逐步形成了一套“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再上新台阶。

  家住大龙山的赵春梅老奶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作为一个69岁的孤寡老人,在隆冬时节里,她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孤寂,每天到邻近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玩棋牌、练书法、排舞蹈……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

  公办民办并举 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发展

  为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有能够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机构是前提。渝北区在积极倡导自理老人居家养老的同时,也增强面向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的机构养老服务功能,采取公办民办两种路径,加快发展机构养老事业。

  目前正在筹建的渝北区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预计投入8148.2万元,设置580个养老床位。同时依托镇街敬老院建设管理,通过每年400万元左右的财政投入,确保“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需求……截至目前,全区有敬老院39个,床位2703张,其中城区敬老院4个,农村敬老院35个,满足政府托底老人机构养老需求。

  在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力度的同时,渝北区还将养老作为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加以引导和培育。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从土地保障、财政投入、设施建设、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截至目前,渝北区已建成14个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2245张。近日,又吸引了重庆绿色生态园林有限公司、重庆渝福医院、重庆骑士医院等多家企业到回兴街道玉峰山镇投资兴办医养结合型、度假型养老机构。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立足养老普遍需求

  渝北区紧跟养老服务社区化的发展趋势,立足养老需求,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渝北区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目前全区已建成52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其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0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2个,全面满足了我区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在充分调查全区4.79万人空巢、孤寡老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渝北已实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试点项目。在回兴街道,益群社工组织提供的服务已进入了各社区,每个社区1~2名专业社工不但提供家政护理、精神慰藉、健康咨询等居家养老服务,还引导老人开展各种学习、娱乐、生日会等活动,并在社工服务热线基础上,实现 “线上+线下”相结合,依托11个重点社区社工站等实体平台开展社工服务。今年,已将社工试点工作扩大到“三龙”片区、两路片区和农村片区的30个社区,开展为老服务等社工工作。

  除此之外,强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也是创新之举。渝北区正积极筹建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呼叫、队伍培训、成果展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培育等工作。引进并支持江苏三胞集团在我区开展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线上线下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政府为五类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低保、失能、失独、高龄、优抚老人等,购买服务的内容包括家政服务、信息服务、紧急援助、主动关爱四方面,让老人增强政府关爱的获得感。

  高龄津贴提面扩标 惠民政策温暖老人心

  这两年,家住渝北区双凤路川九小区的周奶奶心情特别好,因为她有了生平第一张“工资折”,每个月底,老人都会去银行“打”折子,喜笑颜开。今年,老人年满90岁,正好赶上渝北区高龄津贴提标,每个月可多领20元,老人心里乐呵呵的。

  为切实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渝北区2015年对老年人高龄津贴进行了提面扩标,和周奶奶一样享受到惠民政策的老人不在少数:将80~89周岁老年人纳入高龄津贴发放范围;70~89周岁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90~99周岁低保老年人在享受原高龄津贴100元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发20元。全年发放高龄津贴511.1万元,共惠及21314名老年人。

  对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全年惠及全区失能老年人269人、高龄老年人719人。针对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保障标准也再次提高。其中,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85元,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85元。

  链接

  多举措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

  去年,渝北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北府发〔2015〕4号),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针对我区养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保障、财政投入、设施建设、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优惠。

  渝北区将50%以上区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对新建、扩建的符合要求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6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租用房屋(房屋租期5年及以上)改建养老机构符合要求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15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对新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投入使用并符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的,给予每个10万~2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建立运营补贴长效机制:对符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并全年正常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区财政给予每个每年3~5万元的运营补贴;达到规定要求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对收住的渝北籍老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同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鼓励有条件的医院举办养老机构,通过养老机构与医院联办,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院等形式,构建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在公办福利中心、敬老院中取得中级、高级和技师职称并在机构从业1年以上的养老护理员,符合相关要求的,一次性分别奖励1000元、2000元和3000元;并且鼓励创新养老服务业金融服务,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养老机构设施设备抵押贷款、经营收益质押贷款等融资模式,满足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