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法院多管齐下唱出法治好声音

2016-2-2 20:34|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12|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法院多管齐下唱出法治好声音▲法官在空港广场社区暨新闻发布会渝北法院执行法官兑现农民工工伤赔付款12万,让当事人过上舒心年▲渝北法院执法办案攻坚期间,法官夜间开庭办案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第一天区委书记沐 ...

渝北区法院多管齐下唱出法治好声音

法官在空港广场社区暨新闻发布会
▲法官在空港广场社区暨新闻发布会
渝北法院执行法官兑现农民工工伤赔付款12万,让当事人过上舒心年
渝北法院执行法官兑现农民工工伤赔付款12万,让当事人过上舒心年
渝北法院执法办案攻坚期间,法官夜间开庭办案
▲渝北法院执法办案攻坚期间,法官夜间开庭办案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第一天区委书记沐华平视察渝北法院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第一天区委书记沐华平视察渝北法院
渝北法院开展2015年第四次法官成长论坛
▲渝北法院开展2015年第四次法官成长论坛
渝北法院“三段五环”环保审判法荣获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
渝北法院“三段五环”环保审判法荣获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的名言,历久弥新。

  2015年,渝北区法院按照区委指示,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等职责,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日新月异的临空都市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西部法院率先建立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机制,委托中国社科院法研所全面评估司法公开情况,其中审务公开、立案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三个一级指标的阳光指数均高于浙江法院平均值。集体荣获表彰14项,其中“三段五环”环保审判法荣获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法官在社区”活动获全国法院新闻宣传优秀策划奖;干警受到最高法院、市、区级表彰25人次,其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戴军同志的党课荣获全国法院“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优秀党课,《员额制改革下中国地方法院院长职权的逻辑与变革》一文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讨论会一等奖;执法办案提质增效,受理各类案件35431件、审执结30532件,分别增长17.26%、15.86%,涉案标的金额66.92亿元,收案数、结案数连续八年居全市基层法院之首,群众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均居主城法院前列。

  “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2015年,区法院以法律为准绳,以廉洁奉公为准则,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出法治好声音!

  完善制度 从严治内提升办案效率

  忙碌,是区法院2015年的代言词。为了避免忙中出错,该院从制度着手,坚持结案文书集中校核、网上办案节点信息抽查与归档案件质量评查,还将差错案件纳入绩效考核。为提升办案效率,区法院从2015年年初开始谋划全年审执工作,奠定提效主基调。推行《院庭长办案实施办法》,全年院庭长审结案件占结案总数的26.15%,结案质量倍增;统筹安排加班,增加有效办案时间;推行案卷集中送达、电子送达、夜间送达,缓解送达难;动态监控审执关键节点,加快案件流转等,获得社会各界一致点赞。

  区法院立足高远,立志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精英队伍,为审判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作风建设上,区法院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院干警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用权律己和谋事创业做人的行为准则。全年开展廉政约谈141次,发送廉政提醒短信1500余条,回访案件681件,未发现一起违法违纪行为。

  专业化建设上,区法院借助法官联席会议开展实务经验交流,组织院干警赴复旦大学接受素能培训,并严格落实青年法官导师制。其中,21名受训青年法官年人均结案高达162件。

  构建和谐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在提升审执队伍实力的同时,区法院化身一把“利剑”,打击犯罪、保护人权,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用一纸文书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2015年,全院受理刑事案件1594件,审结1453件,判处罪犯1876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41人,判处严重暴力罪犯85人,审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62件,审结贪污贿赂、滥用职权案件25件,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罪犯22人。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使有罪者受制裁,无罪者免受错误追究,区法院全年依法变更指控罪名、情节案件41件;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未成年人犯、轻微过失犯等被告人从宽处理,非监禁刑423人,免予刑事处罚3人;落实合适成年人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挽救失足未成年人39名。

  “带着法官身份参与社会治理,法治社会促和谐的优越性才能深入人心!”区法院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治安“春夏攻势”和“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频频参与社区矫正,搭建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委会,畅通信访渠道,皆取得良好反响。“光是处理信访方面,我们就用远程视频帮助15位群众向最高法院反映了诉求!”

  护航民生 全民普法助推法治社会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是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区法院院长戴军表示,在城乡逐步一体化的关键节点,打造亲民的公正司法品牌,回应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是全院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新课题。

  据悉,全院从加大民生案件审执力度出发,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共审结人身侵权、婚姻家庭、教育医疗、劳动争议、劳务纠纷、涉农村土地流转等各类案件18207件,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拓展民生服务外延,区法院向54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和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205.3万元,联动区司法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无偿援助205名困难群众;为方便偏远地区群众诉讼,推出三个田间院坝巡回法庭,结案1156件;大力打击拒不执行生效裁判行为,如开展“迅雷”行动,执结拖欠民工工资等案件1043件。

  “普法宣传如果只停留在法庭,远远不够,必须与百姓生活结合,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普法效果。”区法院院长戴军介绍,2015年全院安排162个法官工作组与全域162个社区无缝对接,以社区法官现场答疑、巡回庭审释法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树立法治意识。

  “该活动开展以来,法官提供法律咨询2700余人次,帮助社区处理法律事务500余项,指导调解纠纷300余起,活动参与群众达2.2万余人,群众满意度达98.1%!”在使命感和成就感中,一位位法官来到社区,为群众下起了“法律及时雨”,活动获评全国法院新闻宣传优秀策划奖。

  保障发展

  延伸司法职能服务经济高地

  渝北区借临空优势吹响发展号角,进入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共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充分发挥审执服务大局、保障发展的职能作用?

  区法院用一年的时间完美作答:促成100余户拆迁户搬迁,保障悦来古镇风貌改造、李家花园隧道、机场四期、龙兴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区国有公司改革从法律角度建言献策,助推区属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破解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等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依法审结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各类民商事案件14458件,涉案金额52.5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欠缺创新,环境污染,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也会带来小瑕疵。区法院创新环保审判机制,总结提炼的“三段五环”环保审判法荣获“全国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审结的周航与荆门明祥物流公司及其重庆分公司、重庆铁发遂渝高速公路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入选最高法院十大环保典型案例。

  审结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案件1242件,同比增长11%,成功调解全球知名企业奥多比、欧特克公司与我市动漫公司软件侵权案,向全球展现了重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渝北区人民法院作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司法队伍,用好司法手段,积极助推渝北区开发建设,为渝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在临空都市区产业体系的宏大规划中,因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管理缺失和城乡统筹发展引发的各类纠纷,渝北区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裁判的作用,保障民生,服务发展。

  在这样既宏大又开阔的发展视野下,渝北区人民法院正通过一件件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感受法院的公平正义形象,也为地方经济腾飞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记者 旭东 通讯员 杨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