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布局通航产业 助力临空经济新引擎 重点打造20亿级“航空小镇” 建全国最大无人机 ...

2017-2-16 23:13|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300|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布局通航产业 助力临空经济新引擎 重点打造20亿级“航空小镇” 建全国最大无人机试飞试验基地工人正在组装无人机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重庆市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紧随其后,为加快国家临空经 ...

渝北布局通航产业 助力临空经济新引擎 重点打造20亿级“航空小镇” 建全国最大无人机试飞试验基地

工人正在组装无人机插图1
工人正在组装无人机插图2
工人正在组装无人机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重庆市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紧随其后,为加快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渝北今年也有新动作——以无人机为突破口,实现通航产业对临空经济的“新引擎”助力。“力争实现到2020年,无人机产业链规模达到100亿元,”渝北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那么对于渝北发展临空经济而言,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有哪些利好?渝北有什么优势,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呢?

  建全国最大无人机试飞试验基地

  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事实上,无人机产业的布局渝北早已先行。据了解,2016年,渝北区提出了打造无人机产业集群的计划,并把目标定为“力争实现到2020年无人机产业链规模达到100亿元”。

  据渝北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创新经济走廊规划建设以制造业为主的1000亩无人机产业园,重点发展消费类无人机中的娱乐、航拍、竞技型无人机,商用类无人机中的消防、测绘、农用和警用型无人机,以及军用类无人机。为完善产业链,渝北还计划引进无人机飞控、动力、云台、图传系统等配套企业,“围绕培训、大数据、专业飞行等服务,促进无人机产业盈利模式向服务盈利和数据盈利延伸!”

  除此之外,该负责人还透露,渝北将要打造全国最大的无人机试飞试验基地,并在该基地配套建设总装车间、地面站、跑道、雷达站等设施,为无人机研制企业提供试验鉴定、飞行器测试、无人机体育竞技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引进行业协会、民航大学和无人机企业,联合共建无人机飞控手培训机构,建设无人机飞控手培训基地,并建立无人机职业资格标准规范,推动无人机进一步普及和规范化。

  集结算、研发、展示总部为一体

  无人机大厦正式投用

  渝北聚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已为企业们安好了“家”。

  据了解,目前位于仙桃数据谷一期三标段C2栋无人机大厦,已于去年8月初完成主体结构及外墙景观工程,并正式对外投用,建筑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共计18层。

  据了解,该大厦将集无人机结算、研发、展示总部为一体,涵盖无人机体验展示中心、增值服务、金融服务、孵化加速等多层次功能服务体系,提供企业、技术研究,技术标准建设等全方位服务,同时还将整合渝北、中融资管(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加拿大创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优质资源,合力打造中融创新创意产业园,引进多家知名无人机龙头企业参与合作。

  “目前,已选址该大厦的企业已达10家,其中已正式入驻企业有2家、近期还将入驻开业的共4家。”该负责人表示,在未来,这座渝北无人机产业的“总部”,将建成无人机上下游配套零部件的研发、系统集成、孵化基地,并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无人机技术研发中心和运营服务中心,支撑渝北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

  “预计2017年,无人机制造企业就能实现产值1000万元。” 该负责人称。

  重点打造20亿级“航空小镇”

  推进通航产业集聚发展

  “下一步,渝北将以打造二十亿级‘航空小镇’等服务业项目以及扩产扩能制造业项目为重点,推进全区通航产业集聚发展,”渝北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飞控研发+整机方案设计+核心部件生产+生产配套+培训+行业应用服务”产业链发展思路,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引进、建设将成为发展助力。

  “其中龙头企业进驻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该负责人称,除此之外,以现有项目资源为依托,渝北在今年还将分别签约开建一批、建成投产一批、升规入统一批。

  除此之外,渝北对无人机产业的政策支持也将迎来一波利好,在企业所得税、流动资金贷款、股权投资、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将给予相应扶持。

  同时,渝北还将把有关区域、企业、项目纳入重庆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进行布局,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专家声音

  设立产业专项基金

  加大金融产业对通航产业的推动

  近几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的热点和缩影。在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看来,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是行之有效的地区经济拉动方式。一方面,因为无人机拥有广阔的市场利用空间,在农业、工业、大众消费等领域都有适用性;另一方面,无人机作为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包括材料、数控、大数据等诸多产业的支持,无人机和汽车一样,其相关技术及配件、软件、服务等衍生出的产业规模令人充满想象。随着日后应用领域的拓宽,无人机产业生态圈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大。他建议,渝北在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的同时,应将其与已有产业结合起来,让各个领域的“无人机+”成为现实。

  而在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剑看来,通用航空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业链主要包括通用航空器及其配套产业研发制造、运营管理、服务消费、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渝北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不错的产业链,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地方产业优势做大产业规模。除了对于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他建议,渝北还可以通过设立产业专项基金等方式,引导、集聚市场资本参与投资,提升金融产业对通航产业推动作用。

  临空都市报记者 龙搏

  摄影 蒋兴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